呂倩: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
來源:內蒙古日報
“本地的支柱產業是啥?”“通過鄉村振興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實際收益?”“還有哪些新政策不甚瞭解”……每次在基層宣講,巴彥淖爾市委講師團副團長呂倩總會增加一個“拉家常”環節——與基層幹部羣衆面對面聊天,傾聽民聲民意。
1991年出生的呂倩如今已經是一名宣講戰線的“老兵”了。從內蒙古大學哲學學院研究生畢業後,她於2018年考錄到巴彥淖爾市委講師團,深耕理論宣講領域。她深知,讓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關鍵在於把準基層羣衆的關切點、社會發展的關鍵點,對接羣衆思想情感的共鳴點,實現宣傳羣衆、教育羣衆、服務羣衆“零距離”。
這份工作於她而言,是沉甸甸的責任。
理論宣講當如“析薪破理”。呂倩意識到,劈柴需看紋理,說話需憑道理,理論宣講若只講些“高大上”的概念或照本宣科,抓不住重點,就難以贏得聽衆認同,達不到預期宣傳效果。
爲此,她一頭扎進理論學習中,系統梳理黨的創新理論,在融會貫通上下功夫,力求把自己的宣講打磨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生動實踐——從充滿煙火氣的生活中提煉出宣講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真實溫暖的身邊事例,讓理論宣講更有吸引力、更具感染力。
經過多年的磨礪,呂倩現已成長爲當地的宣講骨幹。她是北疆青年講師團成員、自治區“理論學習輕騎兵”宣講團成員、巴彥淖爾最年輕的市宣講團成員。在輕騎兵隊伍裡,她用短小精悍的故事引人共鳴;在報告會上,她用完整體系闡釋理論深意;面對年輕羣體,她用“青言青語”激發奮鬥力量;走進基層羣衆,她用大白話講透政策情理。
截至目前,呂倩圍繞21個重大主題開展宣講378場,累計時長超3萬分鍾,受衆達3萬餘人次,足跡遍佈自治區7個盟市。從機關單位到農村牧區,從邊境口岸到工廠一線,她把有高度、有溫度的理論送到黨員幹部、農牧民、青年學生、軍人、工人身邊。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2023年7月,呂倩被選派到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掛職。她和村幹部一起走村入戶,瞭解農村產業發展情況並提出規劃建議;與村嫂志願服務隊成員交流,傾聽她們對鄉村文化發展的期待;與青年大學生座談,詢問他們對家鄉文旅融合發展的想法。同時,她發揮所長,在樹蔭下、炕頭上“見縫插針”開展宣講。她的宣講“冒熱氣”、接地氣,不少社區居民成了她的“忠實聽衆”。
“作爲一名青年理論宣講員,我將紮根基層一線,把黨的創新理論和政策講透講實,用黨的聲音團結人心、凝聚力量、推動發展!”呂倩的話語中,滿是堅定。(記者 劉志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