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民企大老看好《民營經濟促進法》 新希望董事長:盼一視同仁
▲大陸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陸全國兩會今(4)日登場,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於今下午3時開幕,今年聚焦最大重點就是提振民生經濟。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日前纔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今日上會他也談到對《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包持高度期待,未來將「一視同仁」對待所有企業,至於企業最大的挑戰還是自己,要適應新形勢,比如轉型接軌人工智能是當務之急。
回顧兩會召開前半個多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月17日在京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這也是時隔七年再次召開座談會,讓外界十分振奮。座談會上,華爲技術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任正非、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傳福、新希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上海韋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仁榮、杭州宇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王興興、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雷軍等6位民營企業負責人代表先後發言,就新形勢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當時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參加完座談會,接受大陸官媒採訪表示,「參加這次座談會,我很激動,很興奮,很高興。」4年多過去,民營企業進步了,科技企業成長了,不僅在高端製造、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成績,不少在傳統行業的民企也找到新的發展道路。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錯綜複雜的國內外格局下,民營企業依舊面臨一定挑戰。
時隔半個多月,大陸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於今天下午舉行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開幕併發佈政協工作報告,來自大陸各省政協委員赴京開會,並且提出建議。
劉永好再次現身,這次他的身份是政協委員出席。他在開幕式現場接受媒體採訪,首先談及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他表示,當前民營經濟的發展底氣很足,「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今年兩會,《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備受關注。劉永好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家對民營企業的政策「相當不錯」,國家正在全力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中國經濟走到今天這一步,央企國企民企外企都做了貢獻,我理解的民營經濟促進法所表達的一項內容就是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企業,相信以後會更好推動相信以後會推動我們民營企業更加健康、可持持續的發展。」
記者追問,「您認爲當前民營經濟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劉永好也指出,「最大的挑戰還是自己,應該如何適應新形勢。」」舉例如何在傳統產業上用新生產力去提升,使成本更低,效率提升,更適應市場的發展,如何生產更多、更好的產品,這是對自身的挑戰。
《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提問,「大陸許多傳統產業在轉型『人工智慧』過程中,您認爲對於很多企業是一個非常大個挑戰跟困境?」
「『人工智能』的出現對於民營企業來說是轉折,也是挑戰。」劉永好近一步說,現在有很多「原生態」的科技型企業,比如宇樹科技創辦人王興興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他們一生下來就做科技的,他們學的就是科技。」
劉永好進一步說,對絕大多數傳統企業來說,對心智生產力的理解認識必須有過程,但是必須用心智生產力進行武裝,使企業有競爭力,用科技的力量來推動企業的發展,纔是對「轉型升級」的實際要求。
1993年至今,劉永好連續7屆以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身份參加大陸全國兩會。他向記者回憶說,1993年他在發言時說「私營企業有希望」,而那年全國民營企業的總銷售額僅爲300多億元人民幣。
「跟我們當初創業時比,現在已經好了很多。」劉永好充滿期待的說,「一晃三十幾年過去了,看看今天經濟民營經營佔了多少規模。那時人民羣衆的收入還比較低,那樣的情況我們都走過來了,所以我們(指民營企業)當前的底氣還是比較足的,對未來我們還是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