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希委員:整合政策資源形成合力

當前,我國經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問題,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複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加強宏觀政策統籌、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政策環境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健全和用好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工作機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尚希表示,開展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是加強宏觀政策統籌協調、提升宏觀調控效能的重要手段。宏觀政策取向不一致,可能導致產生“合成謬誤”,即各部門政策從各自立場看都沒有問題,但合在一起就可能出現多類政策相互疊加、多重目標衝突的問題。“各自爲戰”式的改革已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實踐需要。通過開展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有助於各部門加強協同配合,聚焦突出問題,整合政策資源集中發力、同向發力、形成合力,將偏差降到最低,發揮出“1+1>2”的政策效果。

“讓政策真正落地,一分靠部署,九分靠落實。”劉尚希委員表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的要求,要貫穿從政策謀劃到實施全過程。各項政策的出臺不僅要圍繞統一目標,還要在實施過程中保持一致性。

劉尚希委員建議,以數字化建設助力政府治理,“現在政府辦公主要靠人力,工作量大,在判斷、評估等方面難免存在偏差。當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辦公效率和準確性,應藉助數字化技術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增強合力,加快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經濟日報記者 樊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