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劉尚希:未來民營企業的投資和創新將更具確定性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丁雅梔 褚大業】近段時間以來,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工作備受關注。在4日下午舉辦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式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尚希對媒體表示,未來民營企業的投資和創新將更具確定性,發展也將更加順暢。
2024年12月,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上個月又進行了再次審議。在4日召開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大會發言人婁勤儉透露,《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第一次將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促進“兩個健康”(即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寫入法律。
劉尚希表示,民營經濟無疑會爲中國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例如,像DeepSeek、電影《哪吒》這樣的創新成果,都是民營企業創造出來的,充分展現了民營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因此,落實好民營企業座談會的精神,對於民營經濟的更好發展至關重要,這也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創新動能,民營企業的投資和創新將更具確定性,未來發展也將更加順暢。
談及DeepSeek,劉尚希說道,其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持續性的。它改變了世界上人工智能的應用生態,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技術平權,降低了應用門檻。過去,高成本、高投入的應用只有大企業才能承擔得起,但現在中小企業甚至普通大衆都可以使用。這種技術平權加快了技術的擴散,使得應用更爲廣泛,從而在提升各行業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帶來持續性影響。
對於人工智能是否會替代人類崗位,劉尚希表示,人工智能熱潮可能會造成結構性變化,一些崗位被替代,但同時也會創造新的崗位。例如,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需要更多的人去操作、維護和提供相應服務,這會增加許多新的崗位。然而,目前勞動力供給可能跟不上這些新崗位的需求,而傳統勞動技能缺乏的人可能找不到工作。因此,崗位與人羣的匹配性有待進一步提高,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需要加速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