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縣三交村:古村落蹚出發展新路
“自創建文明村以來,在村幹部的宣傳帶領下,村裡人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三交村村民黨中義言語中難掩喜悅之情。近日,柳林縣三交鎮三交村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三交村獲此殊榮,標誌着這個黃河靜靜哺育的古村落蹚出了一條發展新路。
三交村是黃河東岸的一個古村落,地處晉陝交界處,古有“雞鳴驚四縣,擊鼓震兩省”的美談,曾是盛極一時的黃河古渡口和陸運碼頭。1936年紅軍東征期間在這裡創建了我省第一個縣級紅色蘇維埃革命政權。紅色記憶與黃河文化的交融,讓這個古村孕育出文明和諧、互幫互助、敬老愛幼的文明新風。在村幹部的引領下,幹部羣衆齊心協力,形成了共創美好環境的磅礴力量。
大清早,三交村的集市在黃河岸邊的輕霧中甦醒。十里八鄉的人流、車流匯涌進來,新鮮瓜果蔬菜、衣物、手工藝品、農副產品等應有盡有,到處是叫賣的吆喝聲、議價聲。“大家可以買點綠豆,夏天熬個綠豆粥清熱解暑……”正在現場直播推銷當地農產品的年輕人是三交村村民劉雄雄,網名莊戶雄,在短視頻平臺有着衆多粉絲。從小在這裡喝着黃河水長大的他,北漂多年後毅然決定放棄北京的工作回到家鄉,這場“買一份農貨 暖一戶人心”就是他爲村民銷售農產品精心籌辦的一場助農盛會。在他的鏡頭前,紅棗、豆類、手工製品等農產品紛紛搭上數字快車,一上午的時間就幫37戶村民賣出了一百多份農產品。村民溫俊英高興地說:“我家裡有綠豆,正好昨天‘莊戶雄’在羣裡發通知說幫忙賣農產品。今天我帶過來,他就幫忙賣了,我心裡挺高興的。”
三交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劉貴平介紹說:“自從我們村定了發展旅遊產業之後,就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定章程,立規矩,發動全村把環境衛生先搞好。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羣衆形成了自覺維護村內環境的習慣,做到家家門前自己維護,公共區域大家搶着幹。如今,村內垃圾定點堆放,定時清運,村內環境清爽了,人們住得也舒服。”
三交村將環境整治與文明創建相結合,幹部羣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走出了一條內外兼修、發展旅遊的鄉村振興新路,用紮實行動譜寫鄉村振興大文章。展望未來,劉貴平說:“獲得‘全國文明村’這個榮譽確實是來之不易,但是我認爲獲得這個榮譽是三交村紅色文化和黃河文化歷史沉澱的結果。紅色文化傳承給三交人一種愛國、愛家、愛民的精神,黃河文化滋養了三交人豪爽、質樸、好客的品質,所以全村人爲了三交村的發展都願意盡一份心、出一份力。在以後,三交村會繼續發揚這種優良作風,共同守護好我們美麗的家園。”實習記者 王衛斌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