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活鄉村資源,冠縣柳林鎮走出一條文旅融合助推鎮域經濟發展的特色之路

山東冠縣柳林鎮立足自身資源優勢,以文化旅遊和勞動研學爲抓手,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打造以國棉1952景區、武訓紀念館、大楊莊村爲代表的文化旅遊品牌,走出了一條文旅融合助推鎮域經濟發展的特色之路。

國棉1952景區以原柳林鎮二棉廠舊址爲基礎,通過修繕改造、場景還原、文化展示等方式,將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旅遊開發有機結合,是冠縣推動農文旅融合的具體實踐。項目全部建成後,將涵蓋休閒農業、餐飲美食、主題展館、主題民宿、影視基地、文化沙龍、研學實踐等多種業態,讓青少年享受豐富多彩的研學科普;讓中青年歸園田居,感受原鄉質樸;讓老年人享受旅居康養,重拾年代記憶,構建覆蓋全季節、全齡式的品質出遊新模式。

武訓紀念館是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館內陳列着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圖片資料,生動展現了武訓先生興辦義學的感人事蹟。柳林鎮充分利用這一紅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羣衆學習武訓先生樂善好施、無私奉獻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同時,將武訓精神融入中小學德育教育,培育時代新人,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

大楊莊研學基地依託豐富的農業資源和深厚的農耕文化底蘊,開發了農事體驗、傳統手工藝製作、紅色文化教育等特色研學課程。學生們在這裡可以親身參與農耕勞作,體驗傳統農具的使用,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在潛移默化中傳承勤勞節儉、艱苦奮鬥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基地還與周邊農戶合作,發展農家樂、民宿等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大楊莊研學基地具備同時接待1000人研學,年度接待研學學生達到5萬餘人次。

柳林鎮黨以“國棉1952”項目爲契機,整合大楊莊村、武訓紀念館等優質資源,積極探索農文旅深度融合,構築多元化旅遊業態體系,不僅盤活了鄉村資源,提升了鄉村文化品位,更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大衆新聞記者張同建 通訊員 陳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