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智駕平權時代,A股投資邏輯有何變化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出品|本站財經智庫

編輯|楊倩 主編|楊澤宇

本站財經智庫《C位觀察》節目一一看C位大佬解讀C位大事。獨家對話智庫頭部經濟學家、企業家、各個領域KOL,解讀時下熱議的財經和社會問題。

NO.053對話國元證券汽車首席分析師劉樂

正文:

國元證券汽車首席分析師劉樂在接受本站財經智庫採訪時,對智駕平權趨勢下未來汽車行業發展及投資邏輯進行了深入分析。劉樂認爲,智駕技術的普及深刻影響了汽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另外,針對部分車企業績暴雷,但資金依然持續涌入的現象,他分析了背後存在的進攻性和防守性兩種具體邏輯。

智駕平權趨勢下汽車全產業鏈解析

對於產業鏈,劉樂分析稱,智駕領域的上中下游與傳統認知中的汽車行業上中下游有所不同。

劉樂:智駕平權汽車全產業鏈解析(來源:C位觀察)

智駕領域上游,主要包括芯片及其伴隨的算法(硬件與軟件的結合)。在算法方面,過去車企和第三方都在進行域控制器的研發,而當前端到端的技術主要由部分車企和領先的第三方預控企業掌握。此外,算力佈局也是上游的重要一環,主要廠商如小鵬、理想、比亞迪、吉利等加速佈局,部分企業通過雲端或租賃服務器的方式佈局算力。同時,上游還包括一些系統性部件,如智能駕駛感知層所需的激光雷達清洗系統,雖然看似與智能駕駛無直接關聯,但實際上智能駕駛的發展會帶動其市場空間的提升。

中游則由感知層、決策層和執行層三大系統構成。感知層以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爲代表;決策層主要涉及域控制器等領域;執行層通常指車底盤裡的XYZ三軸,X軸是控制前進、後退和制動的線控制動,Y軸是線控轉向,Z軸則包括主動底盤升降,如空氣懸架或磁懸浮懸架等,這些共同組成中游的大型集成部件。

下游包括整車和智能駕駛出行服務。以RoboTaxi爲例,國內去年出臺試點政策,採用一家整車企業、一家科技企業、一家出行公司與一個城市相結合的試點方式,但從產業現狀來看,仍需通過試點的方式穩步推進。目前想要快速廣泛普仍需時間。

資金持續涌入,汽車行業進攻與防守邏輯並存

部分車企業績暴雷,但資金依然持續涌入,劉樂認爲背後存在進攻性和防守性兩種邏輯。

劉樂:資金持續涌入車企的兩大邏輯(來源:C位觀察)

從進攻性邏輯來看,沿着科技這條主線,有三條熱門的投資方向在汽車行業聚集,分別是AI和智能駕駛共振、人形機器人以及飛行汽車。這三個方向代表了當下最爲活躍的科技落地領域,它們的三重科技共振,形成了汽車領域投資的進攻性邏輯。

而防守邏輯則基於汽車行業的銷量。在經濟復甦前的不確定性階段,衆多行業面臨較大壓力,汽車行業卻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發展良好,年銷量增速達到6%。並且,今年,市場預期汽車行業仍會得到政策支持,保持不錯的增速,因此投資汽車行業即便科技方面不達預期,銷量也能提供支撐。

他提醒道,雖然資金涌入汽車行業是理性投資,但也存在風險。當前汽車行業市盈率已超30倍,高於長期15 - 20倍的合理區間。歷史上,市盈率過高的情況往往難以持久。投資者在投資科技時,常高估當下一年科技的影響,可能導致汽車行業存在泡沫。同時,今年汽車銷量政策支持力度雖然增大,但市場因以往透支影響,需要的拉力也高於去年,也有可能存在潛在風險。

汽車行業市盈率飆到30倍!劉樂揭秘背後真相(來源:C位觀察)

智駕平權僅僅是汽車智能化的起步

劉樂認爲,智駕未來將向自動駕駛發展,達到L3、甚至L4完全自動駕駛級別的狀態。目前的汽車智能化尚未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可以認爲現在僅僅是一個起始階段。

劉樂談汽車智能化:智駕平權僅是起點(來源:C位觀察)

從現實來看,在物理世界中,實現平權存在較大難度。從哲學層面來看,那些被視作平權的事物,極有可能並非發展下半場的關鍵所在,也不是最終的發展結局。回顧過去熟悉的互聯網行業,最初互聯網在全球及各產業迅猛發展時,“去中心化”的理念備受推崇,但歷經二十年的發展,如今“去中心化”已逐漸式微,大量呈現出“中心化”的趨勢,衆多龍頭企業憑藉優勢實現了贏家通吃。

明後年固態電池量產希望出現

關於明年汽車行業熱點,劉樂稱,在2025年和2026年,計劃發佈固態電池的車企或電池企業數量確實較多,這有可能在明後年引發市場上的一波炒固態電池相關概念的熱潮。從技術層面來分析,過去幾年我們在討論固態電池時,常認爲存在一些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題,但目前看來,這些難點更多地集中在了工藝層面,量產化可能會面臨較高的成本。綜合估算,固態電池的材料成本大約是液態電池的4倍以上。

他還認爲,當固態電池的主要問題歸結爲工藝和成本,量產的希望就已經顯現。不過,明年固態電池就迎來爆發的可能性較小,因爲成本壓力短期內難以完全解決。基於明年車企發佈新車和新電池的情況判斷,市場大概率會炒作固態電池領域。明年中高端車可能會先裝配半固態電池,之後逐步向固態電池過渡;產業端發展相對緩慢,而二級市場往往會提前反應,率先炒作相關概念。

劉樂:明後年可能會先炒一波固態電池(來源:C位觀察)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