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港股較A股溢價30%!外資搶籌背後,港股估值邏輯生變
本報訊 7月9日,港股市場再現“超巨”行情,寧德時代H股股價盤中一度暴漲超過8%,最高觸及389.4港元,再次刷新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截至收盤,寧德時代H股大漲7.18%,成交額超過11億港元,市場交投異常活躍。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H股股價較A股溢價幅度進一步擴大至30%,這一現象在A+H股市場中極爲罕見。
外資大舉增持寧德時代H股
外資機構的積極買入是推動寧德時代H股股價持續走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香港聯交所最新披露的權益資料顯示,7月3日,國際投行巨頭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Co.)以每股均價340.638港元增持寧德時代H股85.16萬股,涉資約2.9億港元。
外資機構對寧德時代的青睞並非空穴來風。近期,多家國際知名投行紛紛發佈研報,給予寧德時代港股“買入”評級,並上調目標價。
美銀證券維持對寧德時代港股的“買入”評級,目標價高達400港元/股。該行指出,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份額持續領先,5月全球市場份額達38%,穩居全球第一。同時,寧德時代在國內市場的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吉利、長安汽車等知名企業,訂單充足,未來增長潛力巨大。
此外,里昂證券也重申對寧德時代的“高度確信跑贏大市”評級,並將其港股目標價由385港元/股上調至447港元/股。該行認爲,寧德時代在固態電池等新技術領域的佈局將爲其帶來新的增長點。
從基本面來看,寧德時代作爲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市場表現持續強勁。根據行業研究機構SNEResearch的數據,2025年5月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份額達到38%,穩居全球第一。
在國內市場,寧德時代同樣表現突出。數據顯示,5月寧德時代在中國的電池裝機容量達到26.2吉瓦時,同比增長39%。儘管市場份額同比略有下降,但環比持續上升,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公司在動力電池領域持續發力,保持領先地位。投資快報記者留意到,近期,寧德時代宣佈量產交付587Ah大容量電芯,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技術優勢。同時,公司還計劃通過境外殼公司收購非洲Bikita礦山股權,鎖定上游鋰資源,保障原材料供應穩定。
有市場人士認爲,外資機構正是看中了寧德時代在全球新能源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和未來增長潛力,才願意給予其更高的估值。隨着全球能源轉型的加速,寧德時代有望持續受益,實現業績的穩步增長。
A股與港股估值邏輯生變,外資定價權凸顯
寧德時代H股較A股溢價30%的現象,也引發了市場對A股與港股估值邏輯的深入思考。港股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爲主,更注重企業的長期價值和基本面,對新能源領域的龍頭企業給予更高的估值認可度。而A股市場則以散戶和遊資爲主,投資風格相對短期化,估值波動較大。
近年來,隨着外資機構在港股市場的參與度不斷提高,其對優質資產的定價權逐漸凸顯。寧德時代H股的持續走強,正是外資機構對優質資產給予更高估值的體現。這一趨勢也預示着未來A股與港股的估值差可能進一步收斂,市場估值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另一方面,港股市場的吸引力持續增強,尤其是在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持續看好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A股企業選擇赴港二次上市,掀起一股“A+H”上市熱潮。2025年下半年伊始,藍思科技的成功上市再次印證了這一趨勢。7月9日,藍思科技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融資規模達47.68億港元,成爲今年港股市場融資規模第五大的IPO項目。這一案例不僅展示了港股市場的優勢,也凸顯了外資對中國核心資產的濃厚興趣。
從企業角度看,赴港上市不僅是融資渠道多元化的體現,更是全球化戰略的重要一步。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具備成熟的資本市場體系和廣泛的國際投資者基礎,是企業“走出去”的理想平臺。
此外,港交所近年來不斷優化上市制度,降低H股發行門檻,提高融資效率。例如,2024年底港交所發佈的《有關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的建議》就顯著提升了港股對A股企業的吸引力。政策紅利的釋放,疊加估值優勢,使得港股成爲A股企業二次上市的首選地。
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已有10家A股企業完成“A+H”兩地上市,融資總額達793.02億港元。目前仍有180家A股企業排隊赴港上市,涵蓋AI科技、新消費、創新藥等多個高成長領域。業內普遍認爲,這一趨勢標誌着中國核心資產的定價權正系統性“南移”,港股正逐步成爲價值發現的主陣地。
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魏明德指出,港股市場匯聚了大量國際一流機構投資者,企業在此上市不僅有助於提升治理水平,還能增強全球品牌影響力。此外,“A+H”模式還爲企業提供了估值對衝和融資靈活性,有助於構建更穩健的資本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