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數走強,中國資產重估邏輯如何演繹?

經歷了外部不確定因素的衝擊後,A股市場在4月表現出足夠的韌性。進入5月,A股行情仍保持震盪回暖態勢。

上週,A股主要股指震盪偏強,上證指數週上漲1.92%,深成指週上漲2.29%,創業板指週上漲3.27%。5月12日,三大指數保持走強,截至收盤,滬指漲0.82%,深成指漲1.72%,創業板指漲2.63%。

機構普遍認爲,目前中國資產重估的敘事仍在繼續。5月份往後,在關稅談判預期推動、國內政策加力、AI產業趨勢加持下,A股市場有望持續走強。

A股三大指數走強

12日,A股主要指數集體走強。截至收盤,滬指漲0.82%,深成指漲1.72%,創業板指漲2.63%,北證50指數漲2.89%。全市場成交額13409億元,較上日放量1185億元。

個股方面,全市場超過4100只個股上漲,近百股漲停。行業板塊多數收漲,軍工板塊裡的航天航空與船舶製造大幅上漲,電機、通信設備、消費電子等板塊漲幅居前,創新藥概念股集體調整,貴金屬、農業等板塊跌幅居前。

從行業資金流向來看,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當日收盤,航天航空、通信設備、消費電子等淨流入排名靠前,其中航天航空淨流入25.14億元。

中航證券研報分析,近期印巴衝突局勢持續升級,事件可能會反覆和發酵。短期來看,本次地緣政治衝突或將對軍工行情持續產生刺激和支撐。深層次看,短期無論地緣政治如何演繹,此次印巴衝突對軍工行業更爲重要的意義是,展現出我國武器裝備的高性能及高性價比,我國軍貿的能力和潛力將軍工行業的天花板再次擡高。

此外,近期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同樣影響市場預期。12日A股盤後,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佈,港股三大指數全線走強,截至收盤,恆生指數漲2.98%,恆生科技指數漲5.16%,恆生國企指數漲3.01%。

中泰證券分析,本輪中美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的發佈,標誌着自4月“對等關稅”衝突以來貿易摩擦出現實質性緩和,短期內有望提振投資者風險偏好,尤其對恆生科技指數與港股科技龍頭構成情緒修復型利好。

估值低位優勢仍存

與全球主要市場估值相比,目前A股市場估值仍處於低位。上週,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A股市場估值水平實際上被業界認爲仍處於相對低位。滬深300市盈率只有12.3倍,國內市場主要指數市盈率都明顯低於標普500等全球主要指數。在全球市場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的環境下,中國資產的配置價值和吸引力在持續提升。

從近期股指表現來看,估值正在持續修復中。根據財信證券最新研報,在中美經貿高層會談、“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新聞發佈會召開、4月份出口及CPI數據略好於市場預期、海外權益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等利好消息支撐下,上週上證指數週上漲1.92%,創業板指週上漲3.27%,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爲13224.69億元,較前一週上升22.16%。目前A股主流寬基指數大多已修復4月初關稅戰以來的失地,關稅戰對市場情緒面衝擊逐漸消退。

“指數層面而言,目前萬得全A指數的市盈率估值爲18.91倍,處於近十年以來的56.69%歷史分位,低於近十年以來43.31%的時期,已經基本完成估值中樞修復,後續指數趨勢性上行或仍需經濟基本面回暖支撐。”財信證券表示,5月份往後,在關稅談判預期推動、國內政策加力、AI產業趨勢加持下,指數層面短期或以震盪偏強爲主。

國泰海通證券分析,3~4月股市的調整與有力修復,是繼“9·24”後再一次的重要轉折,表明投資者對外部環境風險釋放與決策層扭轉形勢決心的預期。

“展望下一階段,仍維持對中國股市的樂觀看法,股市預期的關鍵‘在內不在外’。相較於過去,政策的預期和展望更爲連續和穩定。中國股市風險溢價有望系統性下移,而無風險利率下降與資本市場制度改革將成爲增量資金入市的關鍵力量。”國泰海通證券表示。

中國資產重估仍在持續

結合近期市場走勢,機構認爲,中國資產重估的敘事仍在繼續且邏輯漸明。

根據中金公司此前分析,全球地緣重估正在發生,中國科技敘事演繹將經歷敘事強化、敘事兌現和敘事升級三個階段。從資產表現上,分別對應當前結構行情與低估值科技龍頭修復,下一步可能是業績與估值雙擊的成長股牛市,最後可能是全面重估的整體牛市。

“中國資產重估正當時,步入全產業鏈的優勢階段。”華西證券表示,短期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成爲聚焦點,參考美英貿易協議的內容,市場預期中美談判也可能反覆拉鋸。在此背景下,仍堅定中國資產的重估邏輯,A股有望在震盪中實現中樞的逐步擡升。

華西證券分析有三點原因:其一,中國在過去的逆全球化環境中已體現製造業全產業鏈的優勢;其二,市場擔憂外需回落,但歷史經驗顯示,出口回落階段A股也能走出行情,核心在於國內對衝性逆週期政策力度和科技產業趨勢的全球競爭力;其三,資本市場已成爲穩預期的重要抓手,近期“一行一局一會”再出政策組合拳,若後續貿易衝擊進一步顯性化,各項貨幣、財政、產業、就業等增量政策將及時推出,穩定股市的舉措也將落地。

從市場風格來看,財信證券分析,隨着海外關稅戰對市場擾動效應逐步消退,市場大概率重新迴歸AI產業趨勢以及擴內需驅動邏輯。

“當前金融寬鬆集中落地且與穩定資本市場強關聯,或許可能不足以實現中期基本面的全面改善和A股向上突破,但穩定並擡升震盪區間的效果還是不容忽視的。”申萬宏源表示,短期和長期,結構方向都是科技。一季報,景氣方向集中在消費、醫藥和科技,短期科技相對性價比佔優。長期,A股重啓結構牛,需要科技重磅產業催化,強化市場共識。

財信證券預計,國產AI產業鏈的業績將在2025年中報明顯釋放,屆時將走向業績行情,或迎來戴維斯雙擊的主升浪階段。在當前指數震盪走勢中,更宜低吸具備業績支撐的AI方向標的,合理控制倉位,不宜盲目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