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蔡家老宅將強拆!住五代祖厝控國家暴力迫遷
因歷史因素,老宅土地產權轉移,法院判蔡家後人賴碧珍敗訴。民事執行處近日發拆除通知,預定26日執行老宅拆除。(高鈞麟攝)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瑠公圳內的蔡家老宅興建迄今超過一甲子,已傳承至第五代。因歷史因素,老宅土地產權轉移,法院判蔡家後人賴碧珍敗訴。民事執行處近日發拆除通知,預定26日執行老宅拆除。賴碧珍及民間團體8日疾呼,本案有可兼顧開發與保存的雙贏方案,目前都市計劃尚未變更,期盼法院緩暫拆除執行,並促請地主重新啓動協商。
蔡氏家族雖擁有老宅房屋所有權,但老宅土地隸屬當時的瑠公農田水利會,過去蔡家人數度申購土地,卻以「機關用地」爲由回絕。2011年,瑠公農田水利會以「無人居住」爲由,將土地出售給建商,使得居民與建商纏訟13年。
蔡家後人賴碧珍頂禮焚香向先祖祝禱,祈請先祖守護化官司之險爲安,讓祖厝能順利平安保留。(高鈞麟攝)
賴碧珍及民間團體8日疾呼,本案有可兼顧開發與保存的雙贏方案,目前都市計劃尚未變更,期盼法院緩暫拆除執行,並促請地主重新啓動協商。(高鈞麟攝)
蔡家後人賴碧珍表示,迫遷案纏訟至今,她親身經歷一連串制度性的壓迫和傷害。位於瑠公圳圳頭的祖厝,家族從日治時期落腳至今5代。過去家族多次依法申購土地,卻遭水利會以「業務用地」或「機關用地」拒絕。最終該讓售給鄰近老宅的財團,剝奪他們家族的優先購買權與生存權。
賴碧珍指出,監察院早已指出標售程序不當,但司法至今仍未能討回公道。原違法標售的瑠公農田水利會也已收歸國有,原組織已經消失,根本投訴無門,目前釋憲與文資訴訟尚在進行,一切尚未定論,執行處卻將於6月強拆老宅,暴力迫遷,不僅踐踏程序正義,也背離民主國家應有的憲政精神。
賴碧珍強調,「這不只是拆一間屋,是對民主法治的否定」。她的案子,被國小課本引用爲教學案例,如今卻遭國家親手毀壞。她呼籲社會大衆關注迫遷問題,支持仍在爭取生存權的人民,「我將盡我所能,守住這間祖厝,也守住臺灣人對公義的最後一絲盼望。」
蔡家委任律師葉恕宏說明,目前本案仍在進行憲法訴訟階段,法院先前非常用心協調兩造調解,希望能找到雙贏方案。建築專家現場會勘規畫後,提出建商蓋屋、同時保留老宅的具體方案,兼顧瑠公圳道的特殊文化資產。但非常遺憾,建商一心只想拆掉老宅蓋豪宅,完全不願討論共創雙贏的可能性,無視法院美意,強硬要求法院不要再浪費時間調解。
葉恕宏說,本案引起國際迫遷法庭高度關注,已嚴重牴觸去年2月所作成的初步裁決與一般建議。國際迫遷法庭將再以急件發函總統府、司法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新北市政府及執行處等單位,重申本案爲嚴重違反臺灣所承認的國際人權法之迫遷行爲,要求立即暫緩執行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理事長、建築師孫啓榕指出,在衆多的操作方式當中,積極尋找雙贏的提案,應該是雙方共識。本案目前仍然在規畫程序,土地使用分區變更尚在進行中,即便拆除賴宅,也無法立即開發,因此雙方都應該該努力爭取雙贏的可能。
政大地政系兼任特聘教授徐世榮指出,臺灣的地權體制應儘速轉向以人權爲核心,保障多元使用權形式。以瑠公圳迫遷案爲例,當事人主張的「時效取得地上權」,即是一項值得重視且合乎人權保障精神的安排。
文山社區大學李明哲專案經理說,蔡金木宅是新店火車站及瑠公圳的歷史見證,體現當地重要的歷史脈絡與文化特色。若被強制拆除,不僅是建築的消失,更是地方歷史文化資產的一大損失。新北市政府應儘速覈准文化景觀提報,搶救蔡家老宅。
賴碧珍還頂禮焚香向先祖祝禱,祈請先祖守護化官司之險爲安,讓祖厝能順利平安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