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毀損老宅「無處住」 楠西江家古厝祭祖人數大減
楠西江家古厝4日祭祖,後代子孫百餘人在祖墳前執行3跪9叩儀式。(程炳璋攝)
全臺最大單姓聚落的楠西區江家古厝4日舉辦返鄉祭祖,從第19世到第24世約百餘位子孫都到場執行3跪9叩儀式,今年因0121嘉義大埔地震毀損老宅,子孫躊躇返鄉無處可住,祭祖人數較往年大減,大家祭祖話題都希望趕緊修建完成,重現江家古宅風華。
江家古厝歷經300多年,從第12世江棋壽起以養鴨起家,在楠西區落地生根,成爲地方大宗族,江家古厝背靠鹿陶山,後來開枝散葉,遷居全臺各地。
阿太公遺言不得遷墓,子孫每年清明固定返鄉祭祖,在祖墳前執行3跪9叩儀式,完成儀式後發放紅龜稞與紅包,如此一代傳一代,至今未曾中斷。
今年返鄉祭祖子孫從第19世到24世橫跨6代,到場祭祖最年長者爲92歲的阿嬤江莊金桃,最年輕爲13歲的江其恩。
江家古厝今年1月遇上大地震,成爲重災區,修繕初估需1億5000萬元,全數由客委會、臺南市政府與行政院全額分擔。因古厝的大廳、護龍等建築分屬國定1、2、3級古蹟,受文資法保護不得隨意修繕,預計全數完工要3年,子孫有感返鄉居住不便,有的選擇暫停祭祖。
江家古厝內實際居住者仍有20多戶,今年與返鄉的江家後代聊起0121的大地震,許多長輩形容當晚嚇到發抖,不料3日中午與4日清晨再遇上官田地震,大家內心陰影再現,住戶擔心只有暫時加固的房屋傾倒,一度再跑出戶外,不敢待在家。
江家祭祀管理委員會理事長江明得表示,地震帶給江家古厝居民的心理創傷很大,看到長輩在因地震住到擔心受怕,子孫都覺心酸,希望老宅趕快修繕完工,讓大家有安全的住家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