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預售買氣低 新案靠「耐震」撐人氣

資料來源/全向科技

房市買氣低迷,預售市場慘兮兮。據實價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六都預售屋合計交易1.82萬戶,不僅較去年下半年減少52%,更比去年同期大減72%,買氣直落谷底。

以六都來看,除臺北市年減41%、新北市年減59%外,其餘四都交易量年減量均高達7~8成,買氣最爲悽慘,其中又以高雄市年減81%最高,從去年上半的10,637件,到今年上半年只剩下2,024件,買氣急凍。

專家指出,雖然預售市場買氣低迷,但卻有案子可以吸引購屋者目光,從根據建案活躍度與用戶瀏覽量統計而出的「591新建案活躍榜」最新資料顯示,六都以「耐震、制震」作爲建案特色的新案,成爲目前市場少數能吸睛的主流,約有3~4成的耐震新案在目前逆境下,還都能擁有較高人氣而進入各地區「活躍榜」,成爲當前新案市場最有機會突圍而出的產品。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表示,銀行限貸、央行信用管制與川普關稅衝擊未定,是今年房市買氣大減的主因,而預售屋因爲價格普遍高於成屋,受到的衝擊更是大,特別是雙北以外的主要都會區,包含:桃園、臺中、臺南、高雄等縣市,近五年房價狂飆4~6成,目前這些地區民衆追價買房意願大減,因此造成預售屋交易量更是明顯萎縮。

而目前在川普關稅衝擊未定的氛圍下,短線估計預售新案買氣要提振並不容易,因此,建商若有推案,如何確切打中購屋者需求,將是案子能否吸引購屋者青睞,進而賣到好價格與順利去化的重要關鍵。

以目前市場還有人氣的「耐震宅」來說,就是受惠近年臺灣大地震發生頻率變高,民衆關注建物耐震性能所造成的結果。目前北市線上新案強調「耐震性能」的比率約有2成,比率除爲全國各縣市最高外,耐震宅更是頻頻進入到各行政區的「活躍榜」,顯見購屋者確實對耐震宅有着高需求度;另外,這幾年因地震災損嚴重的臺南、高雄等地,今年民衆對於耐震宅的關注度更是明顯拉昇,估計也是目前這兩地約4成的耐震新案,在目前市況低迷下,還相對擁有高人氣的主因。

劉永昌指出,房市買氣差,建商常見的傳統思維,一定先從精簡成本開始,包含人事費用、用料、買地進度等,但這樣的結果,對於幫助建案去化成效相當有限,最終甚至只會演變成「殺價競爭」才能去化庫存的結果。因此,如何幫助建案增加賣點、符合市場需求,纔是建商能否突圍而出的關鍵,畢竟能賣掉,纔能有現金流,纔可度過難關。

至於目前市場需求度高的耐震宅,很多建商認爲將增加興建成本,如果投入,能否有回報還不確定,因此而猶豫不決。

但從如今「耐震宅」明顯受到購屋者青睞而排名靠前下,顯見興建耐震宅確實有一定「保價、順銷」效果。因此,建商在推案時,不妨可進一步精算,多評估利弊。

劉永昌指出,而且其實蓋耐震宅並不需高成本,想用有限成本,達到高耐震性能,並非不可能。目前在日本普及度高,已有超過1.3萬個案例且已引進臺灣的「半剛接」耐震技術產品(如:RBone),每坪成本只要增加0.5萬~2萬,就可以達到耐0.41G強震而大樓不倒,媲美核電廠耐震等級的效果,相對目前市場常見的制震、隔震想達到同等效果,每坪成本需增加2~10萬,甚至更高,用半剛接產品蓋耐震宅cp值更高,建商有意推耐震宅時,可多瞭解比較。

資料來源/全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