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預售買氣慘兮兮!專家曝建商思維:恐演變成殺價競爭

房市短期內還難以走出冷凍庫,據最新市調資訊顯示,2025年上半年預售屋新成屋推案量僅5,780億元,比去年同期量縮達27%,新竹慘淪衰退王。(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實價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六都預售屋合計交易1.82萬戶,不僅較去年下半年減少52%,更比去年同期大減72%,買氣直落谷底。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指出,建商常見的傳統思維,一定先從精簡成本開始,最終恐演變成「殺價競爭」才能出掉庫存。

從六都預售屋銷售來看,除臺北市年減41%、新北市年減59%外,其餘四都交易量年減量均高達7~8成,市場相對更慘澹,其中又以高雄市年減81%最高,從去年上半的10637件,到今年上半年只剩下2024件,買氣急速結凍。

劉永昌分析,銀行限貸、央行信用管制與川普關稅衝擊未定,是今年房市買氣大減的3大主因,而預售屋因爲價格普遍高於成屋,受到的衝擊更是大,特別是雙北以外的主要都會區,包含桃園、臺中、臺南、高雄等縣市,近五年房價狂飆4~6成,而目前這些地區民衆追價買房意願大大降低。

他認爲,房市買氣差,建商常見的傳統思維,一定先從精簡成本開始,如人事費用、用料、買地進度等,但這樣的結果,成效相當有限,最終甚至只會演變成「殺價競爭」才能去庫存。劉永昌觀察到,耐震宅在當前市場表現較佳。

針對預售市場,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六都加新竹縣市的預售屋揭露量,全數不到1千件,新竹縣市僅只有89件。他直言,基本上可以說是覆巢之下無完卵,現在買房要靠膽,「關稅戰20%+N對傳產業的衝擊纔剛開始,但代銷與房仲已經快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