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交易年減72% 主打耐震新案逆勢吸睛

▲在地震頻傳的背景下,「耐震宅」則逐漸受到市場青睞。(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綜合報導

房市買氣持續探底,預售市場更是慘兮兮!據實價登錄統計,上半年六都預售屋交易僅1.82萬戶,不僅較去年下半年銳減52%,更比去年同期大減72%。信義房屋專家認爲,耐震宅是少數破局關鍵。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

進一步觀察六都交易狀況,臺北市雖只年減41%,新北市也是59%的衰退,其餘四都跌幅更達7~8成。其中,高雄市買氣急凍最爲明顯,從去年上半年1萬637件,銳減至今年僅2024件,年減幅高達81%,創下六都最慘紀錄。

然而,在低迷市況中,仍有部分新案逆勢吸睛。根據「591新建案活躍榜」最新資料,主打「耐震、制震」特色的建案,成爲市場少數的亮點。約有3~4成的耐震新案,即使在買氣不佳的環境下,仍能躋身各地區熱門榜單,成爲當前最有機會突圍的產品。

全向科技房產中心創辦人劉永昌分析::「銀行限貸、央行信用管制,加上川普關稅政策未定,都是壓抑買氣的主因。由於預售屋價格普遍高於成屋,衝擊更爲明顯。尤其雙北以外的主要都會區,近5年房價大漲4~6成,讓購屋族追價意願降低,導致交易量大幅萎縮。」

在地震頻傳的背景下,「耐震宅」則逐漸受到市場青睞。以臺北市爲例,線上新案中強調耐震性能的比例已達2成,爲全國最高,也成爲進榜活躍案量的重要特色。

▲但在斷層帶、曾經有過傷痛的地區,耐震宅可能是少數破局關鍵。(圖/記者陳筱惠攝)

劉永昌提醒,市況不佳時,建商常以精簡成本因應,包括人事費、建材與購地進度等,但這樣往往收效有限,最後可能淪爲「殺價競爭」才能去化庫存。他指出,其實打造耐震宅成本並不高,例如「半剛接」耐震技術,每坪僅需增加0.5至2萬元,就能讓建物在0.41G強震下維持不倒,對建商與買方而言,都是值得投資的方向。

信義房屋公益忠明店副店長曾志凱觀察:「現在10年左右的物件,對於耐震、制震也都已經有符合法規需求加強,但在斷層帶、曾經有過傷痛的地區,中部如員林、太平、南區等地的開發商,耐震宅是少數破局關鍵。」

《地產詹哥老實說》EP271/購屋免踩雷! 達人教戰一眼看穿房市「裝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