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都建物移轉 7月遽減29% 呈「量縮價緩跌」格局
房市示意圖。 記者朱曼寧/攝影
各都地政局昨(1)日公佈,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萬8,856棟,月增4.2%、年減29%;今年前七月買賣移轉棟數共11萬9,058棟,年減27%,探近八年新低,房仲業者指出,預期房市寒流將延續至年底,整體房市仍呈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全年交易量面臨28萬棟保衛戰。
六都7月買賣移轉棟數分別爲,臺北市2,073棟,月增1.8%、年減29.8%;新北市4,455棟,月增5.8%、年減25.5%;桃園市4,145棟,月增13.9%、年減17%;臺中市3,659棟,月增17.2%、年減38.7%;臺南市1,701棟,月減20.5%、年減26.6%;高雄市2,823棟,月減4.2%、年減35%。
信義房屋(9940)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7月工作天數較多,因此可以辦理移轉作業的天數也多一些,但南部又有大雨等因素干擾,整體移轉棟數呈現年減月增,雙位數年減趨勢還未改變,不過今年影響移轉棟數表現除了市場景氣外,交屋也撐住一部分的移轉量,加上房貸撥款速度較慢,也會影響移轉棟數每月變化。
六都中,若與上月相較,臺中市與桃園市表現最爲亮眼,其中桃園市交易量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最高量,首度超過4,000棟大關,主要是桃園市的桃園區、龜山區均有大量新屋交屋潮推升量能,較6月大增超過百棟,而臺中市的西屯區、東區亦是交屋帶動;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是全面衰退。
南二都則是年月雙減區域,臺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7月的丹娜絲颱風重創南臺灣,導致許多地區停班課多日,讓南二都的過戶行政流程有所遞延,尤其臺南的溪北及沿海地區,7月幾乎都忙於重建,加上安平、歸仁等地的新案交屋潮暫歇,使臺南買氣表現欲振乏力。
進一步觀察今年前七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探近八年新低,其中臺北市、臺南市探八年新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探九年新低,顯示今年房市交易相對低迷,民衆對於未來景氣仍有疑慮,購屋態度轉趨保守審慎。
綜觀未來,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爲,目前市場仍在過渡期,關鍵仍在貸款排隊議題難解,以及房貸利率與市場利率脫鉤,使得剛性需求買盤普遍觀望,下半年仍有交屋潮支撐買賣移轉量體,縱然讓利個案逐漸增加,令成交量有部分回升空間,但局勢仍不樂觀,整體而言,若政府適時降息或放寬政策,房市逐漸有望築底回穩,但如果政府態度觀望,恐怕今年難過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