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聚焦“三個關鍵” 深化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
近年來,臨縣針對農村天價彩禮“娶不起”、豪華喪葬“死不起”、人情禮金“隨不起”等民生痛點,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將其與鞏固銜接工作緊密結合,通過完善長效機制、優化功能陣地服務、發揮特色文化引領作用,推動移風易俗在全縣農村落地生根,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和鞏固銜接工作築牢基礎。
黨建引領,村規民約樹新風。臨縣以黨建爲引領,全面強化移風易俗工作的組織保障。一方面,在各村(社區)建立紅白理事會,由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會長,成員則從羣衆中威望高、辦事經驗豐富的鄉賢裡選拔,確保移風易俗工作事事有人管,羣衆認可、信賴。另一方面,充分發揚民主,廣泛徵求意見,完善村規民約,明確事宴標準和流程,約束不良行爲。在婚事新辦方面,倡導彩禮不超10001元,鼓勵新人自主創業,將“改口費”“離母錢”用於老人養老保障,抵制豪華車隊、惡意鬧洞房等現象。此外,全縣2.5萬餘名黨員幹部簽訂《臨縣黨員幹部帶頭移風易俗承諾書》,嚴格執行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以實際行動爲羣衆作出表率,帶動全縣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良好風尚。
多方聯動,合力破解移風易俗難題。針對羣衆觀念轉變難、新辦簡辦落實難的問題,臨縣構建了縣鄉村三級聯動、部門協作的工作格局。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牆、大喇叭、宣傳單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移風易俗村規民約,傳播勤儉節約的文明理念。縣委宣傳部組織鄉鎮黨委及相關成員單位負責人接受電視臺訪談,分享移風易俗工作思路與舉措,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同時,組織文藝工作者創作三絃書《移風易俗沐湫川》、道情戲《談婚論嫁》等鄉土文化節目,通過送戲下鄉、新媒體平臺傳播等方式,以文化人,潛移默化改變羣衆觀念。
喪事簡辦,厚養薄葬成新風尚。針對豪華殯葬、大操大辦的不良風氣,臨縣率先在城莊鎮開展試點,大力整治喪葬陋習,積極推動形成生前盡孝、厚養薄葬、文明節儉的喪葬新風。將喪事簡辦與星級文明戶評選掛鉤,創新推出追思會模式,取代傳統喪禮,既減輕了羣衆負擔,又增進了幹羣關係。這一做法得到了羣衆的廣泛認可和好評,2024年7月2日,中國文明網發文對城莊鎮移風易俗工作進行報道,其“移風易俗‘12344’工作法”更是入選全國移風易俗案例彙編,成爲全國推廣的典型範例。
臨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桂秀表示,下一步,臨縣將持續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不斷培育文明鄉風,讓羣衆在移風易俗中收穫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以鄉風文明助力文明興村、產業富村目標的實現。
來源: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