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就業市場春意濃 “民生答卷”暖人心
原標題:就業市場春意濃 “民生答卷”暖人心
遼寧日報訊(記者徐鐵英)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去年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就業工作提出明確要求,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城鎮新增就業47萬人左右”的目標。如何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實現省兩會提出的就業目標?在4月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第六場“振興新突破 決勝勇爭先”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上,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介紹了今年促就業的重要部署、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並公佈最新就業數據,表示努力交出一份有溫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從去年年底,我省開始深入謀劃、及早部署“清單化、項目化、工程化”就業領域43項重點工作任務,今年年初,圍繞22個重點產業集羣提出19條支持措施,讓就業政策落地有目標更有抓手,烘熱了春季就業市場。今年以來,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3.9萬人,同比增加8.4%;新就業人員20.8萬人,同比增加3.9%,新就業人員中18歲至45歲中青年羣體就業佔比73.8%,全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全力以赴保用工、促就業、惠民生、兜底線、優服務,近期我省還將密集出臺全省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施意見等多項具體措施,圍繞推動就業增長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協同、着力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完善重點羣體就業支持體系等方面實施多項具體舉措,找準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發力點。年內還將圍繞不同行業、領域、企業、羣體分別制定指向明確、管用好用的政策舉措,打造一系列主題鮮明、內容多元、舉措新穎、融入百姓的服務平臺載體,確保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目標。
山海關不住,孔雀向北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羣體繼續保持回遼留遼良好態勢。今年,我省將繼續打造高校畢業生留遼、回遼、來遼就業拴心留人“磁力場”,一體推進“就業+人才”工作,提早開展“10送”進校園,實施“振興有你·就有未來”高校畢業生留遼來遼就業促進行動。一季度共開發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0.8萬個,持續釋放人才流入良好預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年,我省還將持續提技賦能,不斷提高人崗適配性,解決“有人沒活幹”和“有活沒人幹”矛盾。深入推進“技能遼寧行動”,按季發佈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廣泛開展補貼性培訓,啓動實施2025年遼寧省“技能照亮前程·匠才助推振興”專項行動,密集開展“技能興企·強鏈增收”等10項重點行動,實施人工智能+、康養照護、養老家政等“1+N”培訓計劃,全年累計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100萬人次以上。加強家政服務職業化建設,打造“遼服到家”等品牌,開展“春風促就業”“春暖農民工”等勞務協作,加強零工市場建設,一季度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4.8萬人,同比增加18.8%。
線上“大數據”,線下“鐵腳板”,我省各級人社部門不斷優化公共就業服務,打通供需對接“最後一公里”。進一步推廣“舒心就業”服務模式,在去年已建成609個指導服務站點的基礎上,今年力爭達到800個。完善省級就業公共服務信息系統,豐富“智慧就業顧問”應用功能,幫助羣衆實現“家門口”就業。爲創業者和創業企業提供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年內新增省級創業孵化載體15個左右,扶持創業帶頭人1.35萬人、帶動就業7.2萬人。加大就業困難羣體幫扶力度,一季度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1.5萬人,同比增加60.5%;幫扶1.8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同比增加20.6%。計劃全年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35萬人以上,7萬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來源:遼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