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會:多方聯動靈活建會 真金白銀惠企“暖新”
原標題:遼寧出實招破解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難題——(引題)
多方聯動靈活建會 真金白銀惠企“暖新”(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旭
“這樣的天氣,來一瓶冰飲,解的是暑熱,暖的是人心。”身着工裝的騎手小哥們,擰開瓶蓋仰頭灌下一大口。6月23日,遼寧省瀋陽市總工會“黨工共建”賦能新興領域主題活動和平站——冰飲福利車在瀋陽市太原街啓程。該冰飲福利車是由美團打造,是當地工會和平臺企業牽手服務騎手的生動實踐。
5月15日,美團瀋陽——遼寧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瀋陽分公司成立工會,依託工會服務陣地,騎手們可以隨時休息、充電、閱讀,部分工會服務陣地還爲騎手提供平價餐食等“暖新”服務。該平臺企業工會主席張琳琳介紹,截至目前已有1000餘名騎手加入工會。
近年來,遼寧省總工會針對各級工會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工作中遇到的缺乏聯動機制、底數摸排不清、入會途徑不暢等問題,在融入黨政工作、多方聯動協作、靈活建會模式、做優惠企政策、制定服務清單等方面出實招,形成了綜合施策、多管齊下的全鏈條工作機制。
多方聯動 重點推進
“借勢借力,融入黨政重點工作,同部署、同落實。”遼寧省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唐致珩介紹,在遼寧省總工會的推動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先後納入了全省“兩企三新”和新業態、新就業羣體等黨建重點工作任務,省政府與省總工會聯席會議上明確,爲工會在民營企業特別是平臺企業開展建會入會等工作提供支持。
開展免費義診及心理諮詢,建設升級一批“工會驛站”“暖心食堂”“司機之家”等服務平臺,推動平臺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開展行業工資集體協商……2024年8月,遼寧省總工會與省委組織部、宣傳部、社會工作部等15個部門聯合出臺了遼寧省關愛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11條措施。
同時,遼寧省總一系列全方位、多層次,創新務實的上下聯動政策相繼而出。2024年12月,遼寧省總制定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8條措施,專班化推進建會入會、維權服務等專項行動。
在遼寧滴滴公司,司機日常遇到的難題,工會幹部主動幫助解決。瞭解到網約車司機對工會驛站的使用度不高後,遼寧省總幫助協調取得瀋陽市工會驛站的地址信息,雙方聯合設計了線上向司機發送點位提醒的功能。司機反映久坐開車普遍腰椎不好,他們收集訴求反饋給企業工會,企業工會和工會幹部商討建司機之家提供理療服務。
多措並舉下,遼寧推動頭部平臺企業在遼分支機構及關聯企業建會600餘家,建會率超過80%。
豐富手段 暢通渠道
“怎麼有利於企業就怎麼建會,如何能服務好工會會員就如何推進。”爲促進建會入會,遼寧各級工會組織因地制宜探索建會模式,通過企業“單獨建”、龍頭企業“牽頭建”、藉助行業力量“推動建”等方式推進。
爲吸引企業主動建會,遼寧省總對符合條件的已建會12家頭部平臺企業在遼分支機構,連續3年全額返還工會經費。制定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18條措施和“三新”領域新建工會經費支持政策,對10人以上新建工會給予1000元至4萬元的工會經費補助。
加快“行業建”,依託政府職能部門、頭部企業、行業協會等,遼寧成立了117家新業態行業工會聯合會。鐵嶺市貨運行業聯合工會成立後並協調當地職業駕駛員培訓中心,利用貨車司機辦理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年檢等信息,找到了工會服務對象。
同時,深化“兜底建”,推動力量和資源向基層傾斜,遼寧省總對工作成效好、職工認可度高且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工作突出的33個鄉鎮(街道)工會和36個新業態工會聯合會每家額外補助3萬元工作經費。
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流動分散等特點,遼寧各級工會組織大力推行“網上入會”“掃碼入會”,開通“遼工入會”小程序,規範入會流程,在多個媒體平臺及工會陣地顯著位置張貼遼工網上入會二維碼,並通過“遼工服務”平臺及各市級工會分平臺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困難幫扶、法律援助等便捷高效服務。
據統計,2024年遼寧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11.18萬人,入會增長率超29%,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總數達49萬人。
流動“暖新” 陣地“賦能”
前不久,在遼寧省瀋陽市鑫鼎物流園,工會開來了“流動”體檢車。38歲的貨車司機劉佳時隔5年後再次體檢,“有超聲、心電圖,還有心理測評,全是我們需要的”。
流動“暖新”是遼寧省總重點打造的服務品牌,根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流動分散的工作特點,開展流動體檢、流動運動會、流動服務站、流動小課堂、流動大篷車、流動電影院等服務項目,將工會服務送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
在此基礎上,遼寧省總髮布了23項服務清單,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強化技能提升、提高服務水平、夯實陣地建設、維護合法權益、強化資金支持6個方面着手,包括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移動體檢、職工互助保障、網上便捷服務,建立訴求表達直通機制、建立健全協商協調機制等內容。
一年多來,遼寧各級工會舉辦流動主題活動150餘場,把困難幫扶、健康關愛、文體活動等工會服務送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2024年全省累計投入資金3500萬元,惠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40餘萬人次。
下一步,遼寧省總將積極探索符合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特點的工會組織形式,有效破解建會入會難點路徑,最大限度地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推動企業開展企業集體協商,暢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訴求表達渠道,推動職工服務陣地建設,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多就近就便工會服務。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