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杏:3800點之上,A股尚能飯否?

路演嘉賓:樑杏 國泰基金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部負責人

樑杏:其實很多投資者,不管是機構投資者還是個人投資者都在追問,4000點能到嗎?我們應該逃頂嗎?還是說這是牛市的開始?我們今天來說一說我們的觀點和看法。

我們的觀點和看法是,我們認爲市場還是有挑戰4000點的可能性。我們也在這個過程當中建議大家如果原來有倉位的話,最好還是保持在車上的狀態。但是如果原來沒有倉位的話,現在再去追、再去加可能就有點勉強,可以再觀望一下。

我們知道股市的漲跌其實和很多方面是有關係的,比如說我們看價格P=EPS*PE,EPS代表着基本面,PE可以拆解爲無風險收益率和股權風險溢價之和的倒數,所以它可以和資金面有關,也可以和市場情緒,也就是股權風險溢價有關。還有一些政策是可以驅動情緒的。所以如果我們要去拆的話,我們就可以把影響因素分解爲股市的一些基本情況:基本面、資金面、政策面,然後還有一些剩餘的情緒面情況。

1、基本面:海內外基本面預期較低

其實,很多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之前在思考這一輪行情能不能破3674點的時候就有一些困惑,這份困惑來自於基本面。很多機構投資者跟我交流的時候覺得比較困惑的地方,就是覺得經濟基本面不好,預期要往下的情況下,爲什麼股市從6月中下旬開始還穩定地往上漲?但我們都知道投資要看預期,基本面只是上漲的其中一個條件,並不是說只靠它來決定全部。

我們再去看一下海外的基本面。我們說國內GDP增速是5.3%,下半年預期可能就是4.7%、4.8%這樣的水平,也就是說預期會比上半年還要弱一點。海外來看,尤其是美國市場,我們覺得在下半年暫時也看不到它失速的風險,所以不會帶來外部動盪。所以內外的基本面雖然預期較低,但是整體來說問題不是那麼大。

2、資金面:中性偏好,微觀資金面持續供給,宏觀資金面較寬鬆

我們再來看一看資金面的情況。我們覺得資金面對最近市場的改善有一些幫助。今年大家好像感覺情緒都非常穩定。但從具體的微觀資金面來看,其實兩融餘額是在穩定往上走的,超過2.1萬億,是過去十年的新高。然後股市的成交額也回到了2萬億之上,所以其實資金面上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少。

我還有看到一些數據,像基金髮行的數據等等。市場是從6月中下旬開始起來的,而公募基金的淨流出情況其實也是從6月份開始就扭轉了,私募資金的新發規模也還在持續上行,7月份A股的新開戶數量也是達到了接近200萬戶。雖然沒有像去年10月8日之前那麼洶涌、那麼熱情,但是其實都形成了持續的資金供給。

我們覺得從微觀資金面來看,不管是機構端還是個人端,資金都還是在路上,然後情緒也沒有到非常過熱的階段。

從宏觀的資金面來說,現在市場預期美聯儲九月份降息的概率是往上走的。然後國內的資金面整體來說也是寬鬆的。最近因爲股市走得比較好,所以債市有一些調整,但是整體來說央行還是保持了整體淨流入的貨幣投放量。

3、政策面:中性偏樂觀,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穩步發力

我們也可以再看看政策面。政策面上有一些投資者跟我討論,覺得政策可能沒有達到大家想要的效果。比如說貨幣政策方面,你說有在大水漫灌嗎?也沒有,貨幣政策還是比較剋制的。近期就5月調了10BP,沒有達到大家預期中的那種大水漫灌的程度。所以我們剛纔說資金面是整體寬鬆的,但是沒有大家想象得那麼寬鬆。

然後財政政策方面其實也有在發力,但是大家感覺好像這些政策發力的程度也沒有達到以前的水平。現在的財政政策在幹什麼?現在財政政策非常有針對性地在咱老百姓生活中的醫療、教育、生育、養老方面發力,這可能是在做一些更長線的安排,來解除大家的後顧之憂。還有像消費領域的國補也還在持續的推進。

但是確實這些政策沒有能夠讓大家興奮到能夠瞬間就抄起資金的“大刀”,然後衝到股市裡這個程度,這是當前的政策情況。所以如果要我們來做一個定性的判斷的話,可能也是中性偏樂觀一點點,但不是一個絕對樂觀的狀態。

4、情緒面:自信心持續提升,帶動市場風險偏好提升

如果我們去尋找這一輪上漲的原因,我們覺得其實可能是整體市場風險偏好提升了。這個提升來自於哪裡?我們覺得很有可能就來自於我們自信心的一次又一次提升,比如說我們總會提到的“四個自信”等。

這就是情緒面的作用。它可能不像以前那樣來自於大水漫灌的貨幣政策,或者說大手筆的財政政策支出。像以前這種大水漫灌或者說大手筆的開支有沒有效果?也有效果。但是它的有效期不是那麼長。但是這一輪從六月開始的牛市,我們感覺不太一樣,這一輪走得非常穩,然後可以說是隱隱有了我們比較喜歡的,一直追求的慢牛的味道。

綜合這幾個方面來說:雖然可能基本面大家覺得下半年預期較低,但資金面上是中性寬鬆的水平,政策面上也是中性偏樂觀的水平,再疊加我們自信心的提升和修復,我們覺得是可以去解釋爲什麼市場會走出這一段時間的慢牛。所以這就是我們爲什麼對衝擊4000點會感到比較樂觀的原因。所以大家手上有籌碼的我們不建議太快把籌碼丟掉,我們建議還是先把握住當前的行情。

四季度A股配置方面建議採用“核心+衛星”進行佈局。核心產品可以關注中證A500ETF(159338),作爲更均衡的大寬基,相比滬深300,中證A500將金融和食品飲料的超配權重分散到了新興產業,成長性更強,在牛市中表現或更優;衛星佈局則建議採用“科技+紅利”的啞鈴策略。科技裡面,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一個方向,可以重點關注算力裡面的通信ETF(515880),在大廠不斷提升資本開支的時候,上游算力板塊還是率先受益的。另外,還可以關注半導體設備ETF(159516),主要集中在上游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尤其是設備、光刻機等等。紅利也還是可以起到配置的作用,如果覺得銀行漲多了可以關注沒有銀行的現金流ETF(159399),如果想要銀行可以關注紅利國企ETF(510720),這兩個產品都是月月評估分紅的。

風險提示:

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並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無論是股票ETF還是LOF基金,均屬於較高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的證券投資基金品種,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高於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

基金資產投資於科創板和創業板股票,會面臨因投資標的、市場制度以及交易規則等差異帶來的特有風險,提請投資者注意。

板塊/基金短期漲跌幅列示僅作爲文章分析觀點之輔助材料,僅供參考,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保證。

文中提及個股短期業績僅供參考,不構成股票推薦,也不構成對基金業績的預測和保證。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承諾。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並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