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時間|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張懿宸:併購基金髮展要以產業生態圈爲依託

《科創板日報》3月5日訊(記者 陳美)隨着全國兩會的召開,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簡稱 “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提出了 “打通併購基金髮展難點堵點” 的建議。就此話題,其接受了《科創板日報》記者的專訪。

張懿宸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在 “科創板八條” 和 “併購六條” 等政策之下,併購重組交易和併購基金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因此,併購基金行業要響應國家政策,順應發展趨勢,抓住市場機遇。

張懿宸認爲,從行業協會角度來說,要促進併購基金與上市公司、科創企業的對接,提高併購效率。“最關鍵的是要形成併購重組的生態圈,加強市場培訓與交流,提升市場參與主體的能力。同時,及時蒐集併購行業的新動態、行業發展遇到的難點問題,向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提出政策建議,促進行業健康高效發展。”

2024 年下半年,國內併購基金募集數量和金額較上半年顯著提升,有意進入併購基金領域的新機構也增多。

對此,張懿宸認爲,政策紅利與市場活躍度將進入正循環狀態。“在上市公司參與併購重組意願增強的背景下,本輪併購重組將更加註重戰略型整合,而非單純的市值管理,這爲併購基金提供了更優質的項目資源。此外,保險等長期資金的投入,也與併購基金的投資週期高度契合。” 張懿宸談到。

在退出方面,由於 IPO 通道的收窄,私募基金通過併購退出的需求激增。2024 年,國內備案的私募股權基金規模龐大,但上市企業數量有限,這促使更多機構轉向併購市場,推動了併購基金的發展。

當然,併購基金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亦有挑戰。張懿宸認爲,挑戰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上市公司整合能力不足。“儘管併購機會增多,但上市公司普遍缺乏整合型併購的能力。併購後的業務整合不僅需要複雜的交易設計,還需要在財務、管理、戰略和法務等多方面進行優化,這對中小型上市公司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二是優質資產稀缺,併購重組缺乏優質資產池。“一些標的資產在財務、管理團隊、戰略、法務等各方面都需要整理提升,併購基金需要投入更多資源對其進行梳理和提升,才能滿足上市公司的需求。”

三是,市場競爭與估值分歧。“當前併購市場競爭激烈,各方對估值的預期和交易訴求存在較大分歧。這要求新進入的機構具備高度的市場洞察力和風險控制能力。”

在張懿宸看來,併購成功需要長期投入和耐心,新機構若想做好併購準備,應秉承長期主義視角,從能力提升和思維轉變兩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能力上,要積累戰略資源、優化交易能力、強化運營與整合管理能力等;另一方面,在思維轉變上,要從短期投機向長期價值創造轉變,做產業的賦能者、聚焦企業運營、多元化佈局等。” 張懿宸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

“尤其是積累戰略資源方面,新機構需圍繞產業生態圈積累資源,控股產業核心企業,降低併購風險。同時,應明確併購戰略目標,如擴大市場份額、提升技術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