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深圳市政協委員費曉愈:發展S基金,政府引導基金“退出” 新解?|聚焦深圳兩會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曹媛 李金萍 深圳報道
深圳,目前正處於“兩會時間”。
2月24日,深圳市政協七屆五次會議開幕。在結束一天的忙碌會議後,深圳市政協委員、坪山區政府副區長費曉愈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的專訪,此次她帶來的提案是《關於加快發展S基金交易助力政府引導基金退出的建議》。
“爲什麼你們會關注這個比較‘冷門’的提案?”費曉愈面對記者的好奇一問,也能側面體現出我國S基金交易市場所處的萌芽狀態。
S基金(也稱二手份額轉讓基金),是專注於私募股權二級市場的基金,投資於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二手份額或投資項目組合。
當前,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渠道相對單一,仍主要依賴於IPO,越來越多私募基金份額持有人希望通過S基金交易實現退出,政府引導基金也不例外。
近十年來,政府引導基金髮展勢頭迅猛,尤以2015年至2017年出資設立最爲密集,大部分政府引導基金的計劃存續期間爲8至15年不等。
“目前大批早期設立的政府引導基金正處在或接近退出階段。以坪山引導基金爲例,自2015年以來參股的十幾只子基金,絕大多數已進入退出期,同樣面臨退出工作的考驗。”費曉愈說道。
當下,無論是市場化的私募股權基金或是政府引導基金,都面臨“退出難”。因此,討論並研究如何打造交易活躍、流動性充裕的S基金市場,正當其時。
政府投資基金應以“產業引導”爲核心
南方財經:政府投資基金不以招商引資爲目的。那麼設立目的需主要集中在哪裡?
費曉愈:政府投資基金設立的目的應該始終圍繞產業引導爲核心,要以服務產業發展,服務人才爲宗旨,爲科研成果提供轉化動能,爲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持引導。
南方財經:坪山引導基金2015年以來參股的十幾只子基金中,已有多隻進入退出期或延長期。坪山引導基金主要投向了哪些領域?近年來,坪山區先後崛起了智能車、創新藥、中國芯三大產業,政府引導資金在其中發揮哪些作用?退出階段目前遇到了哪些問題?
費曉愈:坪山引導基金通過參股子基金爲主,主要投向了以智能車、創新藥、中國芯爲典型代表的“6+3”產業集羣,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爲主。
坪山引導基金作爲參股子基金的主要LP之一,在子基金髮起設立之初便發揮着重要的產業引導和資源聚集作用,爲坪山區相關產業的強鏈補鏈延鏈打下了堅實基礎。
基金進入退出階段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考驗和挑戰,行業普遍存在退出方式單一等問題。
政府引導基金也“頭疼”退出難
南方財經:全國範圍內案例是否可借鑑,坪山區有相關推進規劃麼?
費曉愈:S基金的出現爲政府引導基金等國資的退出提供了新渠道,我關注到北京、上海、成都有一些案例,但整體來說還處於行業探索階段。
坪山區已經積極參與到S基金的謀劃佈局中,我們參與了深圳私募基金業協會組建的大灣區首個S基金聯盟,參與了系列調研工作,爲下一步政策落地做好充分的準備。
南方財經:目前,IPO還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的主流選擇。S基金市場尚不成熟,能否解燃眉之急?
費曉愈:S基金市場存在市場規模較小和相關制度不健全、市場生態不豐富等多項問題,存量S基金總規模尚不能滿足每年私募基金退出需求的十分之一。但我們應該看到,S基金髮展的總體前景是向好的,政府、金融、社會都在爲S基金的發展構築良好生態,我國的S基金交易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我認爲S基金交易的發展有望成爲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退出的有力渠道之一。
如何規避國資參與S交易風險?
南方財經:國資參與S交易時目前會面臨哪些風險和問題?
費曉愈:一是合規交易場所與交易制度尚不完善。部分區域性交易平臺雖已建成並開始接受本地註冊的管理人或基金轉讓方進行交易,但面向外地基金的政策尚不明確,全國性交易政策、交易平臺尚未形成,買方、賣方資源匹配受限。
二是國資內部交易監管政策尚不明確。引導基金出資部分屬於國資體系,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定價合理性問題,國資類的市場交易監管政策對此尚不明晰。
三是第三方服務機構生態尚未建立。目前我國S市場第三方中介的公信度、專業度和項目儲備距離行業需求還有一定距離,這導致我國的S交易市場中信息不對稱現象較爲普遍,尤其是在初篩階段。
南方財經:對於您在提案中提到的國資參與S交易的痛點,您有相關建議嗎?
費曉愈:國資參與S交易的痛點包括交易制度有待完善、第三方服務機構生態尚未建立等。建議向上級爭取S基金交易場所落戶我市(深圳)、開展S基金區域性交易平臺的試點,以解決我市S交易場所缺失的問題。坪山正緊密配合相關部門,就解決國資參與S交易的相關痛點建言獻策。我們都很期待具體政策指引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