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丨全國人大代表史玉東:建議做大做精乳製品深加工產業

新京報訊(首席記者郭鐵)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全國人大代表、蒙牛集團全球研發創新中心研發總監史玉東今年帶來7份建議,圍繞“加快形成乳業新質生產力”“加速食品創新配料落地應用”“乳業紓困應對行業發展困局”“加強學生飲用奶推廣”“助力大包奶粉等乳品出口”“推動食育法制定”“加強食品聲稱管理制度建設”等主題建言獻策。

他認爲,2018年以來,我國奶業振興成果斐然,但仍存在乳品品類多元化不足、供需均衡性矛盾、產業鏈韌性不足三大頑疾。尤其是我國乳製品消費品類較單一、綜合利用率低,配方乳粉關鍵功能基料“卡脖子”問題依然嚴重。

對此,史玉東建議做大做精乳製品深加工產業,通過科技賦能、轉型,解決關鍵原料保障及安全問題,自主掌控關鍵技術,實現核心原料的國產化及產業價值增值;做寬乳業新賽道,聚焦精準營養,着眼運動營養、特醫食品、益生菌、蛋白加工等高潛力領域進行產業佈局,不斷豐富乳業矩陣和價值鏈條;加速研發成果應用落地,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建設,在政策法規支撐、項目匹配、獎補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引導;通過提高智能製造水平做強液態奶基本盤。

從2022年開始 ,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疊加行業週期影響,奶業連續三年發展困難。史玉東認爲,我國奶業發展處於下行週期,僅靠行業自身走出困境異常艱難,企業開展深加工及海外市場開拓都需要政府部門支持,建議推動金融機構創新信貸支持模式,助力牧場穩健發展;通過試點開展奶粉收儲,有效解決週期性過剩矛盾。此外,還要進一步助力企業拓展更多消費市場,如通過特供渠道拓展國內乳製品消費市場,打通大包粉等乳製品出口渠道,擴大乳製品消費能力。

圍繞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史玉東表示,目前該計劃已惠及3210萬名學生,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0萬多所學校。但該計劃實施20多年來,仍存在推廣普及率不高、組織管理不健全、引導促進不夠等問題,有一定空間和潛力擴大覆蓋面。爲此,建議政府部門合力推動,加強規範管理和科學引導,讓更多學生受益。例如,針對偏遠地區學校的學生奶普及進行專項資金支持免費供奶,擴大推廣覆蓋面;加強政府管理引導和學生營養立法,杜絕無“學”字標產品進校園等。

編輯 唐崢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