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建言丨全國人大代表張學武:提升消費質量 讓內需活起來

本報記者 鍾楚涵 蔣政 上海報道

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87895億元,同比實現3.5%的增長。但是對比2023年7.2%的增速,消費市場增長動力逐漸減弱。在此背景下,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鹽津鋪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學武帶來關於提升消費質量、讓內需活起來的提案。

張學武認爲,2025年,中國消費市場面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局面,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營銷創新相輔相成,商業模式的重新構建也勢在必行。

消費市場發生變化

在張學武看來,隨着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的消費理念發生了顯著轉變,質量消費已經成爲消費升級的主旋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不斷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對產品質量、品牌價值、個性化設計以及服務體驗等多方面的重視。以食品消費爲例,消費者不再單純追求低價和大包裝,而是更加註重健康、環保、有機等屬性的產品;在旅遊、娛樂、教育等領域,消費支出也呈現出持續增長趨勢。

張學武認爲,步入2025年,中國消費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一方面,消費者對於高性價比產品的青睞度日益增加,體驗經濟已成爲推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仍處於歷史較低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中國微觀居民邊際消費傾向爲70.1%,而在新冠疫情之後,這一數值降至65.9%。

在目前的市場中,張學武認爲,消費者願意爲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買單,提升消費質量能夠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對此,他舉例:“近年來,一些新型零售模式在國內市場取得了顯著的發展。例如,山姆、開市客等會員制商超在國內迅速擴張,憑藉其豐富的商品種類、高品質的產品以及獨特的會員服務,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胖東來以其極致的服務和對商品品質的嚴格把控,在河南乃至全國都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成爲消費者信賴的購物場所。盒馬則主打高品質生鮮和進口商品,精準地滿足了消費者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

他還以日本零售業的情況舉例:“日本是全球零售業最爲發達的國家之一。日本企業非常重視研發投入,不斷探索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日本品牌還擅長挖掘市場細分領域的潛力,通過獨特的產品和服務來贏得市場份額。日本消費市場以其高品質的商品、卓越的服務、創新的品牌理念以及獨特的文化融合,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青睞。2024年,近700萬中國人涌向日本,人均消費高達1.3萬元。”

提升消費質量

爲提升消費質量,促進經濟活力,張學武提出以下建議:規範市場秩序,實現良幣驅逐劣幣。嚴格的監管能確保市場上的產品符合質量和安全標準,降低消費風險,當市場上品質產品成爲主流時,消費者對市場的整體預期會變得更加樂觀,願意爲高品質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進而形成品質拉動消費的良性局面。強烈建議政府制定嚴格的市場準入標準,對產品的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限制不符合標準的劣質產品進入市場,從源頭上保障市場的產品質量;建議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監督檢查,嚴厲打擊製假售假、以次充好等違法行爲,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讓生產和銷售劣質產品無利可圖,從而逐步將其逐出市場。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讓優質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和發展機會,形成品質拉動消費的良好市場環境。

激勵企業競爭與創新,提升品質。產品力是企業立足的根本,只要把產品做到極致,就肯定會有市場。如日本的無印良品憑藉卓越的品質和獨特的設計,在全球範圍內吸引了大量忠實消費者。提振消費,就是要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研發高質量、高利潤的產品,擺脫同質化、低利潤甚至削價求量的惡性競爭。建議政府設立專項研發基金,對製造業企業的技術創新項目給予資金支持,按研發項目的重要性和創新性給予不同比例的補貼。

整治“內卷式”競爭,營造企業良性競爭的可持續發展環境。“內卷”本質上是一種惡性競爭,主要表現爲同質化競爭、不計成本、不計利潤的惡性價格戰,具有明顯的破壞性,其後果將損害市場秩序和公平性,導致資源浪費和市場失靈。據市場監管部門統計,2024年服裝類產品質量抽檢不合格率達到15%,其中部分原因就是企業在內卷競爭中忽視了產品品質。當前,一些行業存在人爲壓價的現象,部分企業在招標時故意降低門檻,爲低質量企業提供准入機會,迫使提供高質量產品的企業不得不降價。爲了解決這一問題,應在尊重市場競爭規律的基礎上,從制度和監管層面入手,規避惡性“內卷”。建議政府健全價格監測機制,對製造業產品價格進行實時監測,對於惡意低價傾銷的企業進行調查和處罰,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對於低收入人羣,個人所得稅邊際影響小,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個人補貼,能更好地起到促進消費的效果。對於中等收入人羣,可以考慮擴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範圍、提高“專項附加扣除”標準等方式,利用減稅增加稅後收入促進消費。建議將個稅起徵點提升至1萬元,增加普通收入人羣的實際收益,提振消費信心。

強化行業自律。行業自律是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行業內的企業應達成共識,摒棄只顧眼前利益、不顧行業長遠發展的短視行爲。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和規則,規範市場行爲,形成行業內的廣泛共識。同時,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探索創新發展的道路,實現互利共贏。

(編輯:於海霞 審覈: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