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國營銀行 2025年上半年賺錢

兩大國營銀行上半年獲利出爐,臺銀稅後純益113億元,年減32.4%,主因歷經股災造成帳面評價損失,但實際未實現虧損,也已進行調節。土銀稅後純益77.3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成長3.6%。

土銀表示,除鞏固不動產貸款核心業務外,爲加強全行授信結構均衡化,持續聚焦於中小企業放款量。

臺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日前說明,去年獲利創新高主要是投資部位評價挹注,但很多爲未實現利益,由於臺銀部位大多放在PL(損益表),3月股市大反轉造成評價損失,但實際並未實現虧損,對此財務部門已展開調節,包括股票、債券與換匯部位皆有因應。且當市場回穩時評價損失也能回沖。

凌忠嫄強調,臺銀股票部位持有時間久而成本低,例如臺積電(2330)不少,就因成本極低,去年評價豐厚但也未逢高賣出。現在對於帳列OCI(資產負債表)或PL會進行調整。觀察大部分公股都放OCI,雖不影響當期損益但會影響淨值,進而影響年底配息。她指出,其實4月過後隨市場回穩獲利逐步迴歸正常,到年底前還有大半年可以調節,另,其餘不論利息及手收皆未少賺。

土銀指出,身爲不動產專業銀行,除持續鞏固不動產貸款核心業務外,爲加強全行授信結構均衡化,朝全方位優質金融機構目標前進,持續聚焦於中小企業放款量,推展一般企金業務之外,持續配合政府政策辦理各項專案貸款,以提升中小企業授信佔比,另積極爭取聯貸業務,導入ESG永續金融,提供永續連結貸款、太陽光電發電設備貸款等綠色融資,以協助扶植相關產業發展,透過多角化經營提升利息收入與手續費收益。

投資業務方面,土銀強調,2025年下半年股市最主要的波動來源仍是川普關稅政策的實行,在高度不確定下,投資策略聚焦汰弱留強,選股方向以「質優、高息」爲主軸,具產業前景的個股爲核心佈局目標,並持續視市場狀況機動調整部位與策略。債市採多元資產配置策略,將適時加碼債券投資,並挑選信評等級優良債券。新臺幣剩餘資金運用以兼顧安全性、流動性及收益性三大原則,其中爲維持資金流動性,並隨時提供業務所需資金,將資金配置於央行NCD、商業本票等短天期投資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