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銀行2025年上半年表現搶眼 特色經營引投資者關注
消費日報網(記者 汪宏勝 □ 忽豔)2025年上半年,常熟銀行在市場波動中展現出卓越的發展韌性,交出了一份令投資者矚目的答卷。營收與淨利潤連續保持“兩位數” 增長,資產質量穩居上市銀行“第一方陣”,而這一切佳績的取得,與其獨特且高效的經營特色密不可分,爲投資者注入了強勁信心。
“初心×過程=結果”這一核心公式,是常熟銀行穩健發展的底層邏輯,也是吸引投資者的重要基石。二十多年來,銀行堅守服務 “三農”、服務小微的初心,通過“五化五幹”“六多六少”的戰術過程,朝着成爲農村金融領跑者、普惠金融標杆行的結果穩步前行。這種清晰且堅定的戰略導向,讓投資者看到了銀行長期發展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兩定兩創”的經營策略,進一步彰顯了常熟銀行的投資價值。堅守服務“三農兩小”的市場定位,累計服務140多萬小微客戶,幫助40多萬經營性客戶解決首貸難題,龐大且穩定的客戶羣體爲業務增長提供了堅實支撐。保持“做小做微”的戰略定力,抵住市場誘惑,不盲目追求“做大做洋”,這種穩健的風格有效降低了經營風險。創新思維下打造的“常銀微金融”和“常銀微創投”模式,爲業務發展開闢了新路徑;永葆創業激情,不斷拓展服務領域,更是爲未來增長打開了廣闊空間,讓投資者看到了銀行持續創新和拓展的潛力。
獨特的“三高三低”貸款結構,是常熟銀行抵禦風險、實現穩健收益的關鍵,深受投資者認可。“三高”即總貸款佔總資產之比高、個人貸款佔總貸款之比高、個人經營貸款佔個人貸款之比高,這意味着銀行資金投向精準且高效,與實體經濟緊密相連,能更好地分享經濟發展紅利。“三低”即大額貸款佔比低、涉政貸款佔比低、房地產貸款佔比低,大幅降低了行業波動帶來的風險,保障了資產質量的穩定,爲投資者帶來更可靠的回報預期。
文化、客戶、員工、科技構成的“四大支柱”,爲常熟銀行的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也讓投資者對其未來充滿期待。以“農村金融領跑者”爲願景的企業文化,凝聚了團隊力量;以客戶爲中心的理念,讓400多萬線上全渠道用戶、300多萬新媒體粉絲、100多萬企業微信用戶成爲業務增長的源泉;重視人才的員工理念,爲銀行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持;科技的賦能則讓業務更高效、客戶體驗更優,近五年超 15億的金融科技投入,具備微貸集成、風控集成、渠道集成等五大核心技術,打造營銷、風控和數據三大中臺,作爲全國首個在分佈式核心賬務系統上搭載國產數據庫的農商行,科技實力成爲其核心競爭力之一。
在四大業務板塊中,常熟銀行的經營特色轉化爲實實在在的業績增長,給投資者帶來了直觀的收益預期。零售業務聚焦“三農兩小”,57萬戶信貸客戶戶均僅44萬元,1000萬元以下貸款戶數佔比99.6%,“做小做微”的特色帶來了穩定的業務增長。公司業務發揮“壓艙石”作用,對公不良率控制在0.5%以下,過去五年對公信貸戶數增長3倍,戶均約400萬元的貸款規模,風險可控且收益穩定。32家控股的興福村鎮銀行,信貸客戶數26萬戶,戶均不到16.6萬元,堅持“六多六少”定位,將普惠金融做深做透。金融市場業務中非息收入佔比從2021年的12.6%提升到23.5%,截至今年6月末,代銷理財規模超70億元且同比增155%,有效緩解了對息差的依賴,多元化的收入結構增強了抗風險能力和盈利穩定性。
“五篇大文章”的深入推進,以及“村改支”版圖的擴充,更是爲常熟銀行的未來發展增添了多重利好,讓投資者看到了持續增長的潛力。聚焦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業務邊界;“村改支”模式優化了網點佈局,增強了區域滲透能力和資源協同效應,首次邁入南京市場更是填補了省會及周邊核心區域空白,爲業務增長注入新動力。
常熟銀行憑藉其鮮明的經營特色,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優異成績,也爲投資者展現了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隨着各項經營策略的持續推進,銀行必將爲投資者帶來更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