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大銀行: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59.2億元

8月29日,中國光大銀行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659.2億元;實現淨利潤247.4億元,同比增長0.5%,繼續保持正增長。面對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市場利率上行、客戶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該行持續加大負債成本管控,促進負債成本改善、穩定息差利差水平。上半年該行存款成本同比改善34BP,其中對公、零售存款成本分別改善36BP、32BP,其他負債成本也改善明顯;淨息差爲1.40%,與一季度持平。

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不良貸款率1.25%,與上年末持平;撥備覆蓋率172.47%;貸款撥備率2.15%;關注率1.80%,較上年末改善0.04個百分點;逾期率1.95%,較上年末改善0.0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3.53%、11.55%、9.49%。

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資產總額7238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其中,貸款總額4084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8%;基礎貸款(不含貼現)39911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在資產中佔比提升0.8個百分點至55.1%。負債總額6641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3%。其中,存款餘額425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4%;在負債中佔比提升0.7個百分點至64.0%。資產負債結構均實現優化。

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光大銀行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科技金融方面,推動16家分行設立“科創金融中心”,創設64家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科技型企業貸款餘額417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9.9%。綠色金融方面,持續推進體系建設、產品創新、服務升級,做好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支持,綠色貸款餘額464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4%。普惠金融方面,深化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打造“3+1+N”線上化產品體系,拓展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普惠貸款餘額452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0%。養老金融方面,發揮協同服務優勢,打造“和光頤享”品牌,累計提供830餘支養老金融產品,養老金融專區累計服務客戶260萬人次,養老產業貸款餘額較上年末增長30%。

光大銀行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落地見效。一是用好用足科技創新、設備更新、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等政策工具,發行7單全國首批科技創新債券,成功落地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二是大力支持民營小微融資,發佈“服務民企光大行”行動方案,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分別增長7.6%、19.1%。落實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爲推薦清單內3.3萬戶企業授信2829億元,實現投放2135億元。三是落實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批覆項目343個,實現投放1134億元,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四是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打造“約惠中國”旅遊場景消費品牌,推動個人消費貸產品創新及流程優化,增加消費金融供給,助力釋放消費增長潛能。

特色業務有序發展,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一是打造“陽光科創”科技金融業務,圍繞企業不同階段投融資訴求推出“科技研發貸”等特色產品,提供“股、貸、債、託、私”全週期產品體系。二是大力發展“陽光財富”業務,推出“陽光金自選計劃”“旅遊錢包-隨心購”等理財功能,實現現金產品“24小時不打烊”購買,發行養老、普惠、綠色科創等主題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管理規模1.80萬億元。三是持續保持“光大雲繳費”行業領先優勢,累計接入項目18858項,累計輸出合作平臺898個;着力建設數字化金融場景平臺,“薪悅通”累計入駐企業3.4萬戶。四是推進“陽光投行”業務發展,踐行“商投私一體化”策略,提升綜合融資服務能力,上半年債券承銷1906億元,發放併購貸款166億元。五是構建“陽光交銀”生態化綜合金融服務,打造供應鏈金融產品體系,爲企業提供國際結算、跨境融資等金融解決方案,滿足企業資金管理數字化轉型升級及經營場景結算需求,服務供應鏈客戶18362戶。六是大力發展“陽光金市”業務,堅持“穩配置、活交易、增代客、強風控”發展主線,做優做強投資基本盤,激發市場交易活力。通過着力發展特色業務,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該行實現對公綜合融資規模(FPA)5.41萬億元,零售資產管理規模(AUM)3.10萬億元,同業金融交易額(GMV)1.74萬億元。

光大銀行表示,將打造經營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在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中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