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年財務造假,*ST蘇吳退市風險壓頂,艾塑菲代理權歸屬引關注
*ST蘇吳領千萬元罰單
7月13日晚間,*ST蘇吳發佈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因連續多年造假,擬被處以1000萬元罰款,同時觸及上市規則中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後續將根據最終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依規實施退市,其股票自7月14日起被上海證券交易所疊加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根據中國證監會正式的處罰決定書結論,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或將被終止上市。
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顯示,*ST蘇吳涉多項違法事實曝光。
其一,公司連續四年系統性財務造假。經查,*ST蘇吳三家子公司通過與浙江優諾德貿易有限公司等多家關聯公司,開展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
四年累計虛增營業收入超17.6億元,其中2020年虛增4.95億元(佔當年披露營收26.46%),2021年虛增4.69億元(佔比26.39%),2022年虛增4.31億元(佔比21.26%),2023年虛增3.77億元(佔比16.82%)。
虛增利潤方面,四年分別虛增1458.27萬元、2027.12萬元、1992.42萬元、2121.94萬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比例爲2.89%、51.65%、26.42%、29.81%,其中2021年虛增利潤佔比超五成,過半賬面利潤爲虛構。
其二,長期隱瞞實際控制人。2018年2月,*ST蘇吳控股股東蘇州吳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股權變更後,錢羣山實際支配公司行爲,成爲實際控制人。但公司在2018年至2023年的六年年報中,均虛假披露錢羣英爲實際控制人,持續欺騙市場與投資者。
其三,*ST蘇吳還存在通過支付無商業實質的貿易業務採購款等形式向關聯方提供資金,形成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該公司未在2020年至2023年年度報告中披露上述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基於上述違法事實,證監會擬作出處罰決定:對*ST蘇吳處以1000萬元罰款;對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錢羣山合併罰款1500萬元(其中作爲實控人被罰1000萬元),並採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副董事長錢羣英、前董事陳頤、財務總監孫曦、貿易板塊負責人駱嘯等多名責任人員,分別被處以50萬至200萬元不等罰款。證監會認定,錢羣山是組織、指使違法行爲的核心人物,其他高管對年報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負有直接責任。
今年2月末至今,去年剛扭虧爲盈的江蘇吳中接連遭受“暴擊”,繼因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後,3月公司再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吳中進出口及其時任董事長楊鋒涉多年前協助騙稅2.42億元被起訴。
後續4月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孫公司因貸款逾期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疊加此前公司因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等利空因素,公司融資能力下降,此後或對部分業務造成一定影響。
“童顏針”代理權歸屬面臨變數
多重利空因素影響下,被*ST蘇吳視爲“第二增長曲線”的AestheFill(艾塑菲)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獨家銷售代理權歸屬備受市場熱議。
從2024年報來看,艾塑菲成爲公司扭虧爲盈的關鍵因素,自去年4月實現銷售以來,全年產生較大利潤。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醫美茅”愛美客公告稱,公司擬通過持股70%的控股子公司愛美客國際,以1.9億美金(摺合人民幣約13.86億元)收購韓國REGEN Biotech公司85%股權。收購後愛美客間接持有標的公司59.5%股權。同時,依據交易雙方約定,在交割完成18個月後,愛美客國際將進一步收購標的公司剩餘15%股權,最終上市公司預計實現間接控股70%。
據悉,REGEN主要從事醫用材料、醫療器械及醫藥等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一家韓國醫美產品公司,已獲批上市的產品主要包括AestheFill與PowerFill。兩個產品的主要成分均爲PDLLA微球和羧甲基纖維素鈉。
如今隨着*ST蘇吳的相關財務惡化和違法事實的曝光,艾塑菲代理權去向再次引發關注。
事實上,即便“手握”艾塑菲,*ST蘇吳業績仍不容樂觀。從今年Q1和半年業績預告來看,公司再次延續了虧損趨勢,分別虧損7031.79萬元、預虧損4000萬元至6000萬元。此外,公司2024年報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從現金流方面看,截至今年Q1,與2024年末相比*ST蘇吳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減少超9億元,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僅爲1.23億元。
在二級市場上,自去年4月艾塑菲獲批上市後,*ST蘇吳股價攀上13.88元/股高峰後便呈現出震盪下跌的態勢,今年以來股價已跌近八成。
反觀艾塑菲本身,據研發分析認爲,中國大陸醫美再生注射劑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迎來快速增長,預計到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15.2億元,2021至2025年間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高達54.73%。艾塑菲在中國臺灣地區“醫美再生注射劑”市場以接近30%的份額排名第一,且終端價格區間高於同類“醫美再生注射劑”產品。
但不得不提的是,當前*ST蘇吳面臨嚴重資金危機,若後續退市後融資渠道進一步關閉,可能影響艾塑菲市場推廣和供應鏈穩定性,造成無法滿足代理協議中的採購或市場推廣要求。
此外若因代理權糾紛或財務造假導致損失,投資者需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但退市公司通常缺乏償付能力,賠償執行難度頗高,進而導致艾塑菲品牌形象與市場信任度受損。
另一方面由於流動性枯竭,資金短缺所帶來的後果是公司對醫美業務的投入,在“童顏針”同類產品獲批加速的當下,面對競品快速搶佔市場的背景,資源豐厚、有穩定現金流的銷售代理將對艾塑菲品牌有更顯著的推廣作用。
而受財務造假等因素影響,品牌合作方(如醫美機構)會否會因信任危機而減少採購,仍值得長期關注,如後續採購減少影響將直接影響艾塑菲的供應鏈穩定性和市場推廣效率。
*ST蘇吳一系列造假的違法行爲,不僅損害了其在資本市場的信譽,也可能波及由其代理的艾塑菲產品品牌形象。市場擔憂,艾塑菲面臨的退市風險,可能加深部分消費者對其產品的疑慮。面對可能引發的信任危機,Regen是否會選擇收回艾塑菲在中國地區的代理權,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