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打掉雜質,將迎來劣幣
賴清德總統(右)和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清德欲藉大罷免打掉國會「雜質」,實現完全執政大業。但除光雜質的社會,會更堅韌嗎?答案是否定的。且看臺南的災區,所有公職人員都在幫總統粉飾太平,只剩一名「雜質綠委」在搶救滅村。臺南從一黨專政到一人說了算,堪稱「打雜質」示範區;但它呈現的「民主榮景」,卻令人不敢恭維。
這次被推上大罷免審判臺的,全部是國民黨立委。他們的罪名,清一色是「親中賣臺」,你會相信嗎?如果有人賣臺,應拿出證據交由司法審判;執政黨卻動員側翼民團,幫他們清理「雜質」。賴總統的目的,就是要建構一個「無聲的臺灣」,讓自己再也聽不到「雜音」。
大罷免耗費國庫十二億元,外加謊言暴力撕裂社會,代價高昂。此次被綠營鎖定的,許多是表現傑出的都會菁英立委;一旦他們被罷,隨之而來的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被罷者四年不得再參選立委,其政治生命即告中斷;改選之後,可能由其手下敗將替補。有人爽一回,有人懶一回,迎來的卻是民主品質的集體下降。
賴清德濫用罷免來清除其眼中釘,除傷害在野菁英,也讓追求專業理性和政治熱情的年輕人卻步。令人憂心的是,總統選輸翻盤,下次大選面臨民意反撲,是不是要再翻桌一回?在無聲的臺灣,還有人能向獨裁者說「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