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反思”與百度的搖擺

日前舉辦的百度(BIDU/09888)Q2季度高管會,傳出消息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以《求真務實》爲題的內部演講掀起戰略颶風。

這位極少公開反思的創始人罕見承認:"百度爲什麼打不贏仗?爲什麼起大早趕晚集?因爲我們不聚焦。"

李彥宏的覆盤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求旗下自動駕駛出租車業務"蘿蔔快跑"要果斷調整方向,全面轉向純視覺技術路線。這與其之前一直堅持的多傳感器融合路線截然相反。

需要指出的是,在涉及未來發展的戰略路徑選擇時,這已經不是李彥宏首次改弦易轍——之前,李彥宏一直認爲大模型閉源纔是趨勢;但2024年底DeepSeek以開源橫空出世,百度不得不開源。

成本“不可承受之重”

繼之前華爲要跟特斯拉(TSLA)挑戰2027年落地L4規模商用的時間表後,百度也要搶佔特斯拉的市場。

"蘿蔔快跑是在跟時間賽跑,要切換到純視覺路線纔有機會。"李彥宏稱,"若不能在特斯拉純視覺路線成熟前搶佔市場,百度可能就沒機會了。"

這一轉向直接推翻百度堅持多年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而在L4級的無人駕駛方案中,多傳感器融合方案是業內普遍選擇,包括華爲、Waymo、小馬智行(PONY)和文遠知行(WRD)等都採用該方案,而純視覺方案只有特斯拉一家。

華爲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產品線總裁李文廣稱,多傳感器融合技術路線能確保高級別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這一策略也源於華爲的核心目標——減少事故並釋放用戶時間。與特斯拉純視覺方案不同,華爲強調“安全兜底”,即在L2階段雖可通過純視覺實現基礎功能,但L3及以上級別需融合攝像頭、雷達等傳感器應對複雜場景。

多傳感器融合方案的冗餘、安全性能高,曾被視爲百度追趕Waymo等友商的選擇,如今卻面臨成本與規模化的現實壓力。

目前,儘管國產128線激光雷達價格已從2018年的數萬元降至3000元,但對已累計提供超1100萬次出行服務的"蘿蔔快跑"來說,仍是沉重負擔。

蘿蔔快跑第六代無人車RT6雖將開票價壓至20.46萬元,但李彥宏的目標更激進:"未來打無人車要比現在打車便宜一半。"這意味着整車成本需進一步壓縮。

相比之下,純視覺方案的硬件成本優勢較爲突出,純視覺方案的攝像頭成本僅爲激光雷達的一半以下,且數據複用率高。

而七月初百度的內部調整也印證了其要“降本增效”的動向。

7月1日,李彥宏發佈內部信,宣佈新的組織調整:來自金山雲(03896)的CFO何海建加盟百度,擔任集團公司CFO,負責百度財務體系管理工作;集團資深副總裁何俊傑不再擔任代理CFO職務,輪崗負責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集團資深副總裁崔珊珊不再負責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繼續擔任文化委員會秘書長。

此次調整後,百度核心管理團隊中,何海建、何俊傑、羅戎等多人均有財務背景。而百度當下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也並非換CFO或者調整組織結構就可以解決。即便新的CFO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帶來更多的投資人,但百度的問題並不是出在成本和資金上。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百度在重要戰略上的方向選擇與定力。

技術路線搖擺

蘿蔔快跑要轉向純視覺路線不是空穴來風。

此前百度的自動駕駛也並非“死磕”多傳感器融合路線,也有純視覺+視覺融合的經驗。百度Apollo的純視覺L2+方案曾在部分量產車上搭載。

而其BEV+OCC+Transformer純視覺技術方案,正依託於百度已積累的6000萬公里Robotaxi實測數據及170億參數的AI視覺大模型在量產車上的多年驗證。

當前,市面上只有特斯拉在深耕純視覺方案領域,其以FSD(完全自動駕駛)系統爲核心,放棄了除攝像頭以外的傳感器,僅在數據驗證時用激光雷達輔助。

百度想要搶在特斯拉前頭奪得純視覺方案的市場份額,也並非不可能。

特斯拉Cybercab目標成本低於3萬美元(約21.42萬元),但目前仍未投入運營。而百度現款車型蘿蔔快跑第六代與特斯拉現在以Model Y(26.35萬元起)運營的Robotaxi,成本不相上下。

百度正借中國獨有的"車路雲一體化"政策加速超車,武漢等試點城市的路端感知覆蓋率創新高,路側設備與雲端協同可彌補純視覺在極端場景的缺陷。相較特斯拉在歐美面臨的法規僵局,"蘿蔔快跑"已在迪拜、香港等市場投運,政策適配性成關鍵變量。

截至2025年5月,"蘿蔔快跑"在北京、武漢等城市累計訂單突破1100萬單,武漢部分區域實現UE(單位經濟模型)轉正。規模化運營產生的場景數據,正反向訓練視覺算法——這與特斯拉用百萬級車主數據餵養FSD的邏輯異曲同工。

技術支撐層面,百度崑崙芯片與AI大模型構成的算力基座,可支撐每日千萬級視覺數據處理。統一的AI能力中心正在內部搭建,以打通Robotaxi與雲服務的資源池。

接連受挫的危機感

李彥宏的搖擺轉向背後,是百度在AI等業務戰場接連受挫的危機感。

文心一言未能引爆C端,大模型能力被字節豆包、騰訊(00700)混元反超,一直自持的閉源被DeepSeek無情“打臉”;極越汽車破產重創車生態佈局;搜索業務遭小紅書、抖音分流,截至2025年6月底,市值跌出中國互聯網前十;蘋果(APPL)公司中國大模型招標,被阿里巴巴(09988)旗下通義搶先摘“果”。

"不是所有的game百度都能去玩、都能贏。"李彥宏在高管會上要求"主動減少發力方向",將資源集中於大模型、搜索、Robotaxi與雲服務等主線。

蘿蔔快跑轉向純視覺,實則是百度重奪Robotaxi話語權的背水一戰,畢竟這個賽道上特斯拉這樣的重磅玩家不多。而多傳感器融合的激光雷達賽道則更爲擁擠,Waymo、小馬智行等都在堅持。

百度要降本增效、進一步達成財報上的完美數據,還需要回答公衆對於安全和冗餘的期待。

多傳感器融合的方案仍佔據優勢,尤其在雨霧天氣等複雜環境下可靠性佔優。雖然特斯拉FSD V13已突破雨夜場景,但其仍有諸多在弱光環境下的缺陷。

從堅持"激光雷達+車路協同"的中國方案,到擁抱特斯拉驗證的純視覺路徑,李彥宏的自我搖擺揭示自動駕駛行業的殘酷法則:技術路線沒有信仰,唯有成本與規模纔是王道。

現在的問題是,不斷的搖擺和戰略修正,是否能帶來百度在相關業務上的份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