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動“刀”:百度需要怎樣的CXO
困境中的百度(09888)進行了新一輪的組織調整。
7月1日,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佈內部信,宣佈新的組織調整:何海建加盟百度,擔任集團公司CFO,負責百度財務體系管理工作;集團資深副總裁何俊傑不再擔任代理CFO職務,輪崗負責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集團資深副總裁崔珊珊不再負責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繼續擔任文化委員會秘書長。
這已是百度9個月內第二次更換CFO。2024年10月8日,何俊傑剛從MEG(移動生態事業羣組)負責人轉崗擔任代理CFO。
新CFO的能力邊界
實際上,這已是百度9個月內第二次組織調整。2024年10月,百度也進行了一輪幹部輪崗:原任百度集團CFO羅戎輪崗擔任MEG負責人,健康事業羣組(HCG)合併至MEG;何俊傑輪崗擔任代理CFO,不再擔任MEG負責人。
何海建自2020年至2025年6月擔任金山雲(03896)CFO,期間金山雲在美股和港股成功上市。在2025年6月30日正式辭任金山雲CFO前,何海建還幫助金山雲完成一筆2.915億美元的融資,創下其近年最大規模單次融資紀錄。據悉,融資後金山雲淨債務比率從59%降至52%,緩解了高負債壓力,這筆資金將用於金山雲升級數據中心和AI算力平臺,推動其從“價格戰”向“技術驅動”轉型。
對深陷AI轉型泥沼之中的百度來說,何海建在金山雲的成功履歷和能力邊界能否符合百度所需?
《財中社》梳理百度和金山雲的財報發現,2024年,百度總營收1331億元人民幣,同比微降1%;歸屬百度核心的淨利潤234億元,同比增長21%。金山雲2024年總營收77.8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5%;2024年第四季度調整後經營利潤2440萬元,首次扭虧爲盈;非公認會計准則EBITDA6.39億元,首次實現全年盈利;全年淨虧損收窄至19.79億元,同比大幅改善。
僅從財務營收規模來看,金山雲與百度完全不是同一層級的企業;何海建的資金運籌和財務規劃能力,是否能夠駕馭得了百度這艘近20倍於金山雲營收的“大船”?李彥宏又爲何願意將如此重要崗位相托?
畢竟,就在數日前,特斯拉(TSLA)CEO馬斯克剛剛實測了無人駕駛接單,在急需籌措糧草做好2026年Robotaxi大戰的百度,怎能輕易相信一個只掌舵過垂直領域非領軍公司的CFO?
金山雲董事長雷軍的評價可能是一個重要參考:雷軍評價何海建任職期間展現"遠見、堅韌及出色執行力";何海建5年半金山雲職業生涯之外的履歷則是另一參考。
公開資料顯示,2010-2015年,何海建曾任職於美銀美林香港投行部及花旗環球金融紐約副總裁;2015-2020年,何海建就職於高盛亞洲,任TMT部門及併購部門執行董事,主導科技領域複雜交易。
不難發現,無論是百度旗下蘿蔔快跑當下出海的香港或是中東,何海建於全球知名投行的經驗及人脈,都可能遠大於金山雲CFO的加分。或許,這也纔是李彥宏不惜9個月內第二次更換CFO、或者之前僅是任命何俊傑擔任代理CFO的本意。
李彥宏的心氣
作爲百度創業元老、“百度七劍客”之一,崔珊珊不再分管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則凸顯了百度面臨重要轉型期的組織調整思路:不是崔珊珊不重要,而是何俊傑頗受李彥宏的信任。
任期內,崔珊珊面臨百度智駕“十總監”流失局面,公開批評百度“劃地盤設門檻”“向上哄好向下唬住”“加班表演文化”等大廠通病,提出“正直做人、正確做事、做正確的事”三大行爲準則,推動百度跨部門協同效率提升。現在,百度需要崔珊珊稍微“後退”,爲何俊傑留出上升空間。
2019年6月加入百度前,何俊傑曾任職於中金、華平等知名投行;以百度戰略投資負責人入職後,何俊傑主管百度集團投資併購部,主導完成多項戰略級項目。如百度外賣與餓了麼合併、度小滿分拆及獨立融資、愛奇藝(IQ)IPO(首次公開募股)、投資本站雲音樂(09899)、蜻蜓FM、漢得信息(300170)等。
2022年5月,何俊傑晉升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任MEG總經理,全面管理百度核心現金牛業務;直至2024年10月輪崗百度代理CFO,再於7月1日去掉“代理”二字,負責百度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
與何海建相似的投行背景,加入百度逾6年,熟悉百度業務,何俊傑將與何海建一起,成爲李彥宏和百度綢繆Robertaxi大戰的左膀右臂,分別從人力行政及財務資本市場兩大關鍵領域助力百度重返頭部。
需要指出的是,傳統搜索廣告作爲百度的“現金牛”和基本盤,這部分核心業務已連續5個季度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百度在線營銷收入同比下降6%至160億元,而且預計接下來兩個季度將加速下滑(同比降幅達11%-12%),全年廣告收入或降至660億元,同比減少9%。
傳統搜索廣告的下滑是受到了AI搜索與新生平臺分流的雙重衝擊。2025年4月,百度搜索結果中AI生成內容佔比達35%,預計年內超50%。但AI生成內容導致用戶點擊廣告頁面的需求銳減,廣告曝光與點擊率下降。
在百度的戰略中,傳統廣告業務僅僅是現金流和基本盤,支撐整個公司向AI轉型。但問題是,傳統廣告的基本盤崩塌過快,而寄予厚望的AI業務未能挑起大梁。再加上頻頻調整的組織結構,使得百度陷入了“傳統業務衰退—AI業務造血不足—組織能力滯後”的惡性循環中。
此次新一輪的組織調整被視爲百度應對AI轉型的關鍵舉措。李彥宏在7月1日的內部信中表示,新人加入、幹部輪崗、新老交替,都是爲了激發組織的創新與活力。此次調整後,百度高管團隊平均年齡降至48歲,低於阿里(09988)的53歲和騰訊(00700)的51歲。
這也透露出,在李彥宏心中,BAT同處一線陣營的定位,並未因當下的營收和市值差距,而發生改變。
AI:百度的“華山一條路”
但在外界看來,最近幾年百度的組織調整存在的問題不少——很多高管接手了自己並不擅長的業務。比如,何俊傑接手MEG之前,曾幫助李彥宏打理家族財富事宜,相對缺乏一線業務經驗和歷練。而何俊傑卸任MEG之後,接任者是當時百度CFO羅戎,顯然也與MEG所需的經驗不匹配。此次調整中,何俊傑輪崗負責集團人力資源及行政管理,同樣缺少相關的經驗和職業背景。
不僅如此,目前百度核心管理團隊中財務背景高管比例較高,何俊傑、羅戎和新加入的何海建都有類似的背景。而百度當下面臨的深層次問題,也並非換CFO或者調整組織結構就可以解決。即便新的CFO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帶來更多的投資人,但百度的問題並不是出在成本和資金上。
以AI爲例,百度可能是AI戰略最堅定的一個公司,也可能是最搖擺的一個公司。百度早在2010年就啓動AI研究,2013年成立深度學習研究院(IDL),2017年就早早提出了“All in AI”的戰略。據統計,百度在AI方面的累計投入超1800億元,研發佔比常年超20%。
但如此大規模的投入之後,百度在AI方面並沒有形成明顯的領先優勢,反而是被DeepSeek這樣的後起之秀迅速超過。類似的情況在智能駕駛、極越汽車等項目上也出現過。
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李彥宏還曾堅定地表示:“同樣參數規模下,開源模型能力不如閉源”,並強調閉源是“商業場景唯一選擇”。彼時百度通過文心大模型4.0實現推理成本降至1%,技術優勢被用於構建閉源壁壘。
但僅僅半年之後,因爲DeepSeek衝擊波,形勢比人強,李彥宏也不得不改變“閉源”戰略。2025年2月14日,百度宣佈於6月30日開源文心大模型4.5系列,包含10款覆蓋47B至0.3B參數的模型,同步開放API服務。此外,蘋果(APPL)公司大模型丟單事件,更是爲百度敲響警鐘。
這也成爲投資者詬病百度的理由。而無論從當下還是未來來看,AI已是百度的“華山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