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最新狀況曝「已溢流到步道」 林保署:這座橋首當其衝
林保署指出,立霧溪堰塞湖目前水已經溢流至燕子口步道。(圖/公路局提供)
花蓮馬太鞍系堰塞湖潰堤,導致光復鄉洪災後,今天(17日)又在太魯閣燕子口發現堰塞湖,位在立霧溪上游,林保署花蓮分署現場勘驗,初步評估湖體長度約800公尺、寬度約30至80公尺,且水位迅速上升,以每小時70公分速度上漲,因此緊急發佈撤離簡訊,並預警性封路。稍早林保署也公佈堰塞湖最新狀況,指出水已經溢流到步道。
林保署在下午6時許表示,已經發布2波細胞簡訊,並請秀林鄉公所與臺電單位預先進行預防性撤離與防護準備,以確保人員及設施安全。林保署指出,立霧溪堰塞湖壩體高度約50公尺,由於步道高度較低,加上水位上升太快,機具來不及降挖疏通,目前水已從步道溢流出。
立霧溪堰塞湖若潰堤,下游的錦文橋將首當其衝。(圖/翻攝自Google Map)
林保署示警,若潰壩後,預估水流將在晚間7時許抵達下游的錦文橋,該河寬約爲100公尺,屆時河牀水位恐上升約5公尺;通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擴寬,水位上升幅度預估約在2公尺左右。
林保署表示,雖然下游右岸部落高於河牀約10公尺,左岸臺電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高於河牀約5公尺,但保險起見,花蓮分署已發通報單第二報給花蓮縣政府等相關單位,請秀林鄉公所與臺電單位預先進行預防性撤離與防護準備,以確保人員及設施安全。花蓮縣府也緊急公告,喊話民樂部落、民有部落及東部電廠員工儘速撤離,呼籲遊客及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牀活動,並注意臺8線交通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