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溢流 水淹臺8線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上游17日上午發現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發生溢流。(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立霧溪下游秀林鄉公所強制撤離民有、民樂2部落約300戶、近千人,部分民衆安排到秀林國中收容。(慈濟基金會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

臺8線中橫公路立霧溪燕子口河段17日上午發生崩塌,驚見新堰塞湖形成,且水位快速上升,傍晚5時已溢淹到臺8線中橫公路的路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隨即宣佈關園,交通部公路局已封閉天祥至太魯閣路段,秀林鄉公所緊急撤離民有、民樂2部落近千人,花蓮縣政府也宣佈2部落18日停班停課。賴清德總統表達高度關切,第一時間立即指示行政院相關部會與花蓮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全面啓動緊急應變機制,採取即時且必要的因應措施,全力確保民衆安全。

行政院顧問李孟諺昨晚趕赴現場瞭解,林保署花蓮分署、公路局初判,堰塞湖溢流水流會從壩體側流至臺8線路面,再回流至河道,已急洽施工廠商今早即刻進場嘗試執行壩體降挖,並於壩體下方裝設監視器監控。

恐隨時潰決 秀林緊急撤離2部落

花蓮連日來地震頻繁,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昨上午發生土石大量崩落,立霧溪河道受阻後形成新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羣策說,崩塌壩體高度約50公尺、海拔約270公尺,距鄰近臺8線中橫公路僅260公尺,堰塞湖水位以每小時增加1公尺高度急速上升,剛發現時水位距臺8線路面仍約有10公尺,但傍晚5時已溢淹至路面,公路局緊急宣佈天祥至太魯閣路段5時30分起只出不進,晚間6時全面封路,太管處亦宣佈關園。

林保署委託陽明交大團隊估算,新堰塞湖蓄水量約270萬噸、蓄水面積約10公頃、回水長度約1700公尺,若在1小時內潰決,水流預估約50分鐘後抵達下游錦文橋,屆時河牀水位恐上升約5公尺;通過錦文橋後,因河道擴寬,水位上升幅度約2公尺。因此除立霧溪下游的臺電東部發電廠立霧機組14人皆全數撤離外,秀林鄉公所也火速撤離民有、民樂2部落約300戶、近千人。由於光復鄉洪災慘痛教訓,昨撤離過程順利,部落居民都很配合。

賴清德關切 中央與地方警戒

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高度關切並在第一時間立即指示行政院相關部會,與花蓮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全面啓動緊急應變機制;因大量土石崩落形成堰塞湖,其壩體仍在變化中,有隨時溢流或潰決風險,總統已要求中央與地方政府緊密協調合作,持續監測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變化與壩體穩定性,若有進一步上升或潰決疑慮,應即刻通報並採取必要行動。

林保署也憂心準「風神」颱風豪雨恐使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口左岸土砂再次阻塞河道,形成新堰塞湖或是墊高河道,持續密切監控。林保署長林華慶表示,依專家評估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目前仍屬穩定,但擔心風神雨勢會讓壩體進一步下切外,左岸邊坡1億立方公尺土砂也可能滑落,再次阻塞河道形成新堰塞湖或墊高河牀,增加河流漫過堤防機會,正持續監控。

防風神臺風 光復演練全村淨空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昨宣佈,因應風神臺風即將生成,光復鄉今天下午實施「實兵演練」,共分3階段演練疏散、收容及垂直避難等強制撤離作爲,並要求志工避免進入光復鄉,以「全村淨空」爲演練目標,若演練完整、未出現問題,將研擬調降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紅色警戒。

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指出,熱帶性低氣壓17日下午位於鵝鑾鼻東南方約1400公里海面,18日有機會增強爲颱風「風神」並持續向西移動,預估明天通過呂宋島,離臺灣較遠,發佈警報機率低;但其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蘇花公路至太魯閣一帶易達豪雨等級,馬太鞍溪堰塞湖也有局部大雨,且降雨可能持續至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