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空拍!馬太鞍溪上游2堰塞湖小的已消失 大的「穩定溢流」
林業署花蓮分署今天空拍監測,馬太鞍溪上游1號堰塞湖穩定溢流,蓄水量還有約31萬噸。圖/花蓮分署提供
花蓮縣馬太鞍溪上游13日因邊坡崩塌形成3號堰塞湖,經持續溢流沖刷,林保署今天空拍監測確認已經消失;至於7月就形成,並在9月23日溢流潰壩造成光復洪災的1號堰塞湖,目前穩定溢流,蓄水量31.3萬立方公尺。
馬太鞍溪上游從7月至今,共形成3個堰塞湖,2號堰塞湖於10月中旬形成,後來潰壩後逐漸溢流消失,未造成災情;3號堰塞湖本月13日凌晨2時53分,1號堰塞湖溢流口下游700公尺處右岸邊坡崩塌而形成,當天下午1時許溢流,造成下游萬榮明利、鳳林長橋上百公頃農田、道路被淹沒,數十家戶受災。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表示,今天無人機空拍觀測結果,3號堰塞湖已溢流沖刷並消失,河道恢復爲一般流路。
此外,今天上午7時監測顯示,1號堰塞湖湖面8公頃、蓄水量還有31.3萬立方公尺,是9月23日溢流前的0.35%,穩定溢流中。不過,流口左岸還有約1億立方公尺土砂堆積在坡面,未來可能因地震、豪雨造成邊坡滑動再次阻塞河道,持續密切監測中。
林業署花蓮分署今天空拍監測,馬太鞍溪上游3號堰塞湖已消失。圖/花蓮分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