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撤離!馬太鞍溪堰塞湖「正在溢流」 大水45分鐘抵下游
馬太鞍溪上游今年7月受颱風影響,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受強臺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持續降下豪大雨,造成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水快速累積,預計今天中午12時起陸續溢流,大量水流與土砂將迅速往下游移動,最快45分鐘可抵達馬太鞍溪橋,公路局已在上午10時封閉下游馬太鞍溪橋,禁止人車通行,以維安全,縣府也籲請下游民衆儘快疏散及避難。
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國有林地受7月薇帕颱風豪大雨影響,大規模崩塌,土石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滿水位蓄水量可達9100萬立方公尺,相當於一座南化水庫。
花蓮縣馬太鞍溪下游。(摘自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羅亦晽花蓮傳真)
受強臺樺加沙外圍環流影響,花蓮山區從昨天開始下起間歇豪大雨,造成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以每小時入流量約120萬噸快速累積,湖水面今天上午11時已距溢流口高度僅剩不到1公尺,預計中午12時許開始從霸頂溢流,洪水預計45至70分鐘後抵達下游馬太鞍溪橋、洪峰則是在120分鐘通過馬太鞍溪橋。
花蓮縣消防局已集結完畢,可隨時投入救災救難工作,同時也籲請下游萬榮鄉、光復鄉及鳳林鎮被列入警戒範圍的民衆,立即疏散或是上2樓避難,勿靠近馬太鞍溪河道周邊。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已派員在高處觀察河川水位變化,並在現場設置前進指揮所,上午10時全面預警封閉馬太鞍溪橋南北兩端,禁止車輛進入,並依據林保署提供的溢淹範圍圖,向南北延伸至臺9線228k+600長橋路段,及臺9線236k+500光復路段實施封閉車道,管制南下、北上各開放一內側車道供車輛通行。
花蓮工務段指出,封路期間,建議民衆可行走臺11線替代路線,後續也會視水位變化不排除全線道路封閉通行,避免洪水暴漲時影響用路人行車。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截至今天中午11時55分的狀況。(摘自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羅亦晽花蓮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