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籲推動「生活導師制度」 接住神經多樣性的青少年
立委林月琴(左五)、柯志恩(左四)、亞東紀念醫院院長邱冠明(右五)、臺灣青少年神經多樣性行動協會理事長甄瑞興(左三)與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左二),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共同推動「生活導師制度」。記者黃義書/攝影
立委林月琴、柯志恩、亞東紀念醫院院長邱冠明、青少年神經多樣性行動協會理事長暨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失智中心主任甄瑞興,與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腦袋不同步 陪伴要同步 接住不一樣的青少年」記者會,指在臺灣有一羣神經多樣性的青少年,因無法完全符合主流學習與互動模式;因而在「制度性落差」中,長期被誤解、排斥,甚至在教育與醫療支持體系中被「看見卻接不住」。共同推動「生活導師制度」,以陪伴、實作、任務引導的方式,建立在教育、醫療與家庭之間的第三角色。
林月琴表示,「神經多樣性」的孩子不該是制度的例外,應該在政策設計時就該被納入的對象。並指,推動「生活導師」制度,在教育、醫療與家庭之間,建立一個支撐青少年的角色,讓孩子們在自己的節奏中被理解、被陪伴,有發展的可能。
甄瑞興醫師表示,許多孩子不是不願意學習或溝通,而是大腦運作的方式與他人不同,而受困制度中。「生活導師」制度,讓孩子在生活中就能學習、在節奏中被理解;不只是陪伴,而是接住孩子的起點。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