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促勞保撥補每年千億入法 洪申翰:依法不能定額

勞動部長洪申翰。記者胡經周/攝影

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17日審查「勞工保險條例」條文修正草案,有關勞保撥補法制化,多位立委提案,希望撥補金額不得低於1,000億元入法。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他支持將「撥補」兩字入法,不過根據財政紀律法,政府無法把「固定金額」入法。

立委王育敏指出,從勞保基金收支表來看,勞工保費收入每年約4,500億元,支出不夠的落差則靠撥補。她擔憂,如果勞動部不承諾,未來每年可以和去年一樣,撥補金額達到1,300億元,那10年後逆差將達到6,000億元,16年後逆差高達1兆元。

對於勞保收支逆差,洪申翰迴應,會在2個月內提報告。他也解釋,因爲有這個情況,所以勞動部極力爭取撥補,也希望撥補金額未來能比現在更高。

洪申翰指出,這幾年在基金投資上,有很大的斬獲,當前整體基金水位超過1兆2,000億元,今年增加了超過2,000億元。對於勞保撥補跟基金的投資,勞動部都會盡量維持基金水位,都是很明確而且具體的做法。

法案審查會中,多位朝野立委皆提案,增列政府撥補爲勞保基金來源,及每年編列預算撥補基金或撥補金額不得低於新臺幣1,000億元;另外,勞工保險財務,由中央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等。王育敏質疑,若撥補金額未明確入法,勞工如何相信政府撥補的額度?

洪申翰迴應,這非「保證」的問題,但勞動部會盡力爭取撥補,這幾年也都用積極行動面對,去年撥補了1,300億元、今年撥補了1,200億元。撥補就是政府目前在做的,將「撥補」兩個字入法,勞動部原則上同意,但沒有辦法保證金額。

洪申翰說明,依《財政紀律法》第7條規定,各級政府及立法機關制定或修正法律,不得增訂固定經費額度或比率保障,因此修法不法明定政府每年撥補金額。他承諾,政府會持續撥補,勞動部也會視財政狀況,極力爭取每年不低於1,000億。

洪申翰提到,政府撥補勞保基金,必須視財政狀況,例如受財劃法影響,政府的年度預算可能會減少。主計總處官員也補充,勞保是社會保險,制度設計本來就是由僱主、勞工以及政府共同面對財務責任,因此仍必須考量政府整體的收支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