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調解隊”巧解“千千結”

“張老弟、李老哥,你們兩家的地界問題,我很清楚,當年分地時我在場,我們根據最初的臺賬來看準沒錯。前幾次,小王和小張的話你們別放在心上,2個孩子才參加工作,有時難免心浮氣躁,多理解他們。”近日,在會澤縣樂業鎮綜治中心調解室裡,羅布古社區的兩戶村民因爲建房地界引起糾紛,樂業鎮村建辦的2名職工和小組長調解多次,兩戶村民不但沒有達成協議,還指責2名年輕人“說話不中聽”,曾在樂業鎮國土所任所長的黨員李培昌和村建所多年的老所長李榮華出面,通過談感情、拉家常、講道理的方式,用“接地氣”的溝通,讓兩戶村民心服口服、握手言和。這場僵持半個月的糾紛在兩名“老將”的介入下,1小時就畫上句號。

這樣的場景如今在樂業鎮成爲常態。今年以來,樂業鎮綜治中心瞅準一批曾經在國土、村建、農業農村、林草等部門擔任部門負責人的老黨員、老幹部“人熟、地熟、事熟”優勢,把他們請進調解隊伍,讓這些“老將”變身矛盾糾紛的“解鈴人”。“這些老同志可不是隨便請來的,他們各有看家本領。”樂業鎮黨委副書記、綜治中心常務副主任顏新笑着說,老幹部李榮華隨身帶的筆記本里,記錄着全鎮30餘年來的建房檔案,哪家房屋翻建過、哪家宅基地有歷史遺留問題,他一翻本子就清清楚楚;曾在農科站幹了30餘年的林之高,田間地界、灌溉用水的規矩講得頭頭是道,村民因種地鬧彆扭,他往田間地頭一站,三言兩語就能說透道理。

“年輕人調解可能卡殼的地方,老同志一出手‘一個頂倆’。”顏新說,“老同志熟悉政策又懂村情,村民覺得親切,願意聽他們唸叨。更重要的是,他們懂行業裡的‘老規矩’,也清楚村民心裡的‘小疙瘩’,調解時既能講清法理,又能說透人情,往往事半功倍。”

據瞭解,樂業鎮的“老將調解隊”已有8名成員,平均年齡55歲,卻成了鎮上最搶手的人。自他們加入以來,已經調解矛盾糾紛200餘起,全鎮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從65%提升到98%,平均調解時間從2天縮短到半天。

“年齡大了,還能幫鄉親解決問題,心裡舒坦。以後我們也會把所有的經驗和方法教給年輕人,互相取長補短,帶領年輕人一起爲家鄉的平安和諧貢獻自己的力量。”老黨員郭劍說。

樂業鎮通過黨委書記掛帥,擔任綜治中心主任兼總網格長,鎮長和政法副書記擔任副總網格長,政法副書記主抓,各村(社區)黨支部書記擔任二級網格員,小組長擔任三級網格員。實行“一級網格員包村、二級網格員包組、三級網格員包戶”的“三包”制度,目前有一級網格長3人、二級網格員50人、三級網格員1269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組織工作人員常駐綜治中心,“兩所一庭”與“五站所老將”常態化開展羣衆接待、業務諮詢、法律援助連同業務培訓,通過案例分析、現場模擬等方式,幫助網格員提升實戰能力。

如今,樂業鎮綜治中心已成爲集信訪接待、矛盾調處、法律服務等於一體的平臺,實現矛盾糾紛“接收—調處—解決”的全鏈條閉環。羣衆有訴求,在這裡能找到 “明白人”;遇到難題,能得到解決方案,羣衆滿意度顯著提升。

記者 甘仕恩 通訊員 張素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