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樓連爆!內政部預告「3點修法」 揭露房市真實狀況

▲近期嘉義、桃園與臺中陸續傳出預售屋停工案件,引發各界關注 。(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致平/臺北報導

近期嘉義、桃園與臺中陸續傳出預售屋停工案件,引起民衆擔憂。內政部表示,將於下週預告「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條文」修正草案,強化履約保障,草案內容將送行政院消保處審議。此外,內政部也指出,觀察全臺交易情況,並無預售屋解約潮;就不動產仲介業開業情形部分僅增幅放緩,並無「倒閉潮」。

內政部日前舉行部務會報後召開記者會,常務次長吳堂安、地政司長林家正與國土署長吳欣修出席說明。林家正指出,嘉義巨泓建設、桃園高田營造及臺中合總建設近期均發生建案停工,內政部已督促地方政府協助受影響購屋者,並請信託銀行暫停動支已繳價金。他表示,目前高田營造與合總建設案件已有續建或接手廠商。

▲內政部補充,爲了讓消費者事先了解購屋重要資訊,後續將與不動產相關公會、消保團體合作,共同編制預售屋購屋手冊。(圖/內政部地政司)

內政部說明,預售屋買賣履約期長,爲防範建商因財務問題或工程延宕,導致購屋民衆蒙受損失,本次修正將聚焦目前最常見的「不動產開發信託」與「價金信託」兩種擔保類型,提出以下三大修正重點:

一、購屋款專款專用: 過去常見民衆所繳價金在工程未動工或初期就被用罄,未來將明定買方款項需專用於興建工程,確保資金流向透明。

二、明載信託帳號: 買賣契約必須清楚載明受託銀行的信託專戶名稱與帳號,讓買方可直接匯款,從源頭避免建商私自挪用資金。

三、提供權益說明書: 建商在簽約時須提供信託權益說明書,讓民衆充分了解所選擔保機制,並在簽約前審慎評估潛在風險。

此外,內政部也同時澄清近期市場上的「預售屋解約潮」與「房仲歇業潮」報導。根據地政司報告統計,自110年7月實施預售屋實價登錄以來,至114年6月累積的預售屋買賣交易達40萬件,其中解約案件共4,418件,僅佔總交易件數的1.1%,比例相對有限。解約原因也非全因央行信用管制,部分是因買受人換戶、增購車位,或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變更等。

▲內政部將強化預售屋履約擔保機制,保障購屋民衆權益。(圖/內政部地政司)

在不動產仲介業方面,內政部表示,雖然今年上半年房市交易量略爲降溫,但全國新開業者仍有371家,歇業數爲305家,總數達9,293家,呈現穩定淨增狀態,並無大規模「倒閉潮」情形。

內政部強調,未來將持續關注市場交易動態,同時與相關公會及消保團體合作,共同編制預售屋購屋手冊,提供民衆更完整的風險說明,讓消費者在購屋前能對契約、貸款及履約擔保等重要事項有更深入的認識,以保障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