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豬叩關試水溫? 許宇甄批賴政府狀況外、卓揆應下臺

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肝連、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示意圖 本報資料照

首批進口萊豬已抵達臺灣,國民黨立委許宇甄批評,臺幣升值之際,進口萊豬變便宜,這次叩關明顯在試水溫,賴政府卻還狀況外,甚至當作沒看到,已經集體失能,行政院長卓榮泰應下臺負責;未來各式豬肉加工品也應標清產地及是否含有萊劑,以避免民衆買到萊豬。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一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肝連、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此爲開放「萊豬」後,首批進口含有萊劑的豬肉,儘管來自澳洲,但被視爲美國萊豬輸臺的敲門磚。

許宇甄指出,新臺幣匯率升值,進口商買萊豬變便宜,這次「叩關成功」,明顯是在幫萊豬進口試水溫,賴清德政府卻還在狀況外,整個內閣失職又失能,不顧國人食安,只會搞政治鬥爭,只會進行大罷免,只想着大奪權、大撈錢,說好顧食安卻變成只會顧權力、顧鈔票。

許宇甄批評,全國豬肉進口商2020年開記者會宣稱「絕不進口萊豬」,政府還出面背書,言猶在耳,賴清德總統上任將滿一年之際,進口商們就棄守承諾,衛福部、農業部不敢吭聲一句;賴政府緊閉雙眼當作沒看到,混吃等死,集體失能,卓榮泰應該下臺負責。

許宇甄提醒,據農業部2023年資料顯示,全年毛豬屠宰748.4萬頭,產值約851億新臺幣,佔畜牧總產值39.6%,而養豬產業鏈產值超過1500億元,相關從業人員約60萬人,養豬產業若無法擋住外國便宜萊豬的競爭而垮掉,臺灣畜產業將遭受重創,賴政府不該等閒視之。

許宇甄表示,我正與美國談判關稅,賴清德說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這種未談先降的做法非常不妥;絕不允許豬肉進口標示產地取消,也不允許基改食品進校園,這是國人食安的底線,一步都不能退;爲避免國人買到萊豬,衛福部應要求各式豬肉加工品標清產地及是否含有萊劑。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