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管融資公司 金保法先上路

融資公司規模日益龐大恐釀風暴,立專法控管的呼聲不斷,金管會也對此問題再度表態。圖/本報資料照片

融資公司納管進度

融資公司規模日益龐大恐釀風暴,立專法控管的呼聲不斷。金管會副主委陳彥良22日表示,現在重點應該解決消費者保護問題,而金保法是立即、最快也有明確的法源依據,且罰度也比其他金融業法更重。

金管會也對此問題再度表態,一是融資公司不是特許行業,不會吸收存款、不會產生系統性風險;二是消費者保護纔是重點,國外有專法的重點也是關注在消費者保護;三是融資公司業務規模不是7,800億元而是7,200億元,裡面消金只佔1/4約1,800億元,與卡債風暴不能相提並論;四是金保法最重可罰1,000萬元、罰度更高。

陳彥良借用孫子兵法並稍調整成「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法」來說明,意思是善於打仗將領不是依賴人、苛責下屬,而是綜觀全局,以勢取勝。以日本貸金業爲例,對放款者嚴管反而讓消費者、中小企業資金取得更難反而轉向地下行業借貸。他還用神鵰俠侶的「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比喻,真正劍術、法規不是着重在多厲害,而是在於修行、巧思透過法律處理融資公司的問題,重點在於保護消費者。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指出,外界認爲只靠金保法納管不夠全面,但融資公司爭議主要就在消費者保護,它不是特許行業,不是吸收大衆資金的機構,沒有清償能力不足而影響社會大衆權益的問題,因此用金保法納管是目前最快保障消費者權益的方式。國外對於沒有收存款的貸放機構,規範重點也是消費者保護,主要看有沒有不當行銷、過度融資及不當催收等,沒有采高度監理。

至於對融資租賃規模達7,800億元以上,是否釀成卡債風暴的擔憂。王允中強調,金管會不是融資公司主管機關,沒有數據,據租賃公會統計至2024年的業務規模來看是7,200億元,且消金只佔1/4,與卡債風暴時完全不能相比,卡債風暴那時全部是信用卡消金。

多位大學教授、律師在公聽會上表示,如嚴格管控,將讓實質需要資金者取得資金難度增加,部分需求轉向地下行業,「保護弱勢,不是讓他們更難借到錢」。

也有立委說,融資公司法是立委提出法案,若行政部門沒有正面迴應,要通過的困難度非常高,或可先檢討「金保法」的強化條文,作爲階段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