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園區擴張 環團憂搶農地
監督施政聯盟等團體23日呼籲新增科學園區時勿再搶地、毀農。(監督施政聯盟提供/蔡佩珈臺北傳真)
國科會規畫至2050年,科學園區用地需求將增加至7440公頃,故提出園區政策環評,環團質疑用地需求暴增3000公頃,擔憂未來徵收大面積農牧用地,搶地、搶水、毀農增污染,呼籲優先使用已受污染的褐地。環委昨也在環評大會提出建議,應優先活化、利用已畫設的工業用地,或評估在遭污染土地新設科學園區的可行性。
國科會最初規畫2036年科學園區總面積,會從4440公頃增至5440公頃,但因產業需求超出預期,這次提出2050年增至7440公頃,昨送入環評大會徵詢意見。
國科會表示,配合行政院「桃竹苗大矽谷」及「大南方新矽谷」等6大區域推動方案,故超前部署規畫2050年科學園區總面積爲7440公頃,以維持臺灣在半導體與AI產業的國際領先地位,避免因用地不足而喪失設廠機會,並實現產業根留臺灣目標,落實「均衡臺灣」政策願景。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心欣則指出,科學園區面積暴增3000公頃,主因是要開發「桃竹苗大矽谷」和「大南方新矽谷」雙計劃,擔憂國科會未來將大規模掠奪農地,重蹈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大面積徵收600多公頃農地,造成農民迫遷,現在二林園區卻閒置、缺乏廠商進駐的錯誤開發前車之鑑。
她強調,國科會應先盤點閒置、未利用的鄰近工業區,活化已畫設的工業區,再考量新設,不該打着「均衡臺灣」的口號,以縮小城鄉差距爲名,掠奪破壞農業縣市的大面積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