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備孕不是女方“獨角戲”!——生殖科醫生呼籲關注男性生育力健康
當家庭計劃迎接新生命,卻遲遲未能如願時,傳統觀念常將關注點聚焦於女性。然而,專業生殖科醫生強調:生育是夫妻雙方共同的責任,男性生育力健康至關重要,卻常被忽視。忽視男方因素,可能導致診療延誤,增加雙方身心負擔。現實中,不少家庭在備孕受挫時,往往先讓女性奔波於各大醫院做檢查,男性則認爲“自己身體沒問題”而回避檢查,這種做法不僅可能錯過最佳干預時機,還可能讓女方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壓力。事實上,生育就像“種子”與“土壤”的結合,優質的種子和肥沃的土壤同樣重要,任何一方出現問題,都可能影響最終的結果。
數據揭示:男性因素佔比顯著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相關數據及臨牀統計,在不孕不育夫婦中:
• 單純由男性因素導致的比例約爲20%-30%;
• 由男女雙方因素共同導致的比例可達30%-40%。
這意味着,近半數的生育難題與男性因素密切相關。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全球男性精子質量呈下降趨勢,有研究顯示,過去40年間,男性平均精子濃度下降了約50%,這一數據敲響了關注男性生育力的警鐘。因此,科學備孕的第一步,應是夫妻雙方共同進行基礎評估,而非讓一方“單打獨鬥”。
影響男性生育力的關鍵因素
男性生育力核心在於精子的數量、活力(運動能力)和形態。多種因素可影響這些指標:
1. 不良生活方式:
• 吸菸與過量飲酒:菸草中的尼古丁會損傷精子DNA,導致精子畸形率升高;酒精則會影響睾酮合成,降低精子活力,長期酗酒甚至可能導致少精、無精。
• 長期高溫暴露:如頻繁桑拿、熱水浴、久坐(職業如司機、IT從業者)、緊身褲等,會升高陰囊溫度。精子生成的適宜溫度比體溫低1-2℃,一旦陰囊溫度持續超過37℃,會顯著抑制生精細胞活性,減少精子產量。
• 肥胖:肥胖者體內脂肪過多會轉化爲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影響睾酮水平,進而導致精子質量下降。同時,肥胖還可能引發糖尿病等代謝疾病,間接損傷生殖功能。
• 長期精神壓力與睡眠不足:現代社會競爭激烈,男性若長期處於高壓狀態,會導致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紊亂,使睾酮分泌減少。睡眠不足則會影響激素平衡和生殖系統修復,降低精子活力。
• 環境污染與職業有害物接觸:如殺蟲劑、重金屬(鉛、汞、鎘等)、某些化工品(苯、甲醛)等,會通過呼吸道、皮膚進入人體,干擾精子生成過程,甚至導致染色體突變。
2. 健康問題:
• 生殖道感染:如前列腺炎、附睾炎。前列腺液是精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前列腺炎會改變精液酸鹼度,影響精子存活;附睾炎則可能堵塞輸精管道,阻礙精子排出,嚴重時可導致無精症。
• 精索靜脈曲張:陰囊靜脈曲張,是常見可治療的病因。該病會導致睾丸血液循環不暢,局部溫度升高、缺氧,影響精子生成,約30%-40%的男性不育患者與此相關。
• 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疾病。甲狀腺激素異常會影響下丘腦-垂體功能,進而干擾睾酮合成和精子生成,甲亢或甲減都可能導致生育力下降。
• 遺傳或染色體異常:如克氏綜合徵(染色體核型爲47,XXY)會導致睾丸發育不全,無法產生正常精子;Y染色體微缺失則可能引起少精或無精。
• 既往生殖系統手術或外傷史:如隱睾手術延遲、睾丸外傷等,可能損傷生精組織,影響精子生成。
3. 藥物與治療:某些化療藥物(如環磷酰胺)會直接損傷生精細胞,放療可能破壞睾丸組織,長期使用激素類藥物(如糖皮質激素、雄激素)則可能抑制下丘腦-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導致精子生成減少。
男性生育力檢查:簡單、無創、應早做
評估男性生育力的基石是精液常規分析。該檢查:
• 無創、操作簡便(通過手淫取精)。
• 能快速提供關鍵信息(精子濃度、活力、形態等)。
需要注意的是,精液質量會受近期生活狀態影響,一次檢查結果異常不代表永久異常,通常建議間隔2-3周複查2-3次,以獲得更準確的結果。此外,檢查前需禁慾2-7天,禁慾時間過短或過長都會影響結果準確性。
生殖科專家鄭重建議:若夫妻規律性生活、未避孕超過1年未孕(女方年齡≥35歲超過6個月),應雙方同時就診。男方進行精液常規分析應列爲必備初篩項目。早期檢查不僅能及時發現問題,還能避免不必要的猜測和爭吵,讓夫妻雙方更有針對性地調整備孕計劃。
提升與保護男性生育力:重在行動
男性在備孕中扮演提供健康“種子”的角色。以下措施有助於維護生育力:
1. 摒棄不良習慣:戒菸、嚴格限酒。有研究表明,戒菸3個月後,精子質量可顯著改善;酒精攝入量每日不應超過25克,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2. 健康飲食作息:均衡營養(多攝入含鋅、硒、維生素食物),如牡蠣、瘦肉、蛋類、堅果、新鮮蔬果等,這些營養素有助於精子生成和保護;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每天7-8小時睡眠,讓生殖系統得到充分修復。
3. 適度運動控體重:保持健康體重(BMI在18.5-24之間)。每週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次30分鐘以上,既能控制體重,又能改善內分泌,提升精子質量。
4. 避免局部高溫:少泡溫泉桑拿,每次久坐不超過1小時就起身活動,穿着寬鬆透氣的棉質褲子,減少陰囊受壓和溫度升高的機會。
5. 遠離有害環境:從事化工、裝修、農藥噴灑等工作的男性,應做好防護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避免長期接觸輻射源,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6. 積極管理壓力:通過運動、聽音樂、與家人朋友溝通等方式釋放壓力,妻子的理解和鼓勵能幫助男性保持良好心態,有利於激素平衡和精子生成。
7. 及早就醫排查:發現生殖系統異常(如睾丸腫塊、疼痛、精索靜脈曲張)或有相關病史(如腮腺炎性睾丸炎),應及時諮詢泌尿男科或生殖科醫生,儘早干預,避免病情加重影響生育力。
結語:夫妻攜手,科學備孕
破除“不孕即女方問題”的陳舊觀念,主動關注並評估男性生育力健康,是邁向科學、高效備孕的關鍵一步。生育是夫妻共同的生命旅程,需要雙方在認知上達成共識,在行動上相互支持。當夫妻共同面對備孕中的挑戰,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及時尋求專業生殖醫學幫助,不僅能有效提升孕育成功率,更能在這個過程中增進彼此的理解和信任,爲迎接健康新生命營造更和諧的家庭氛圍。讓我們一起打破偏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生育,讓每一個家庭都有機會順利擁抱屬於自己的幸福。
作者:夏燁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生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