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孕育健康寶寶 專家:科學的生育指導很必要
“我們夫妻年齡都超過35歲了,結婚已經3年,但一直無法懷孕,下一步該怎麼辦?”
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孕育與生殖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負責人黃國寧,常聽到有生育意願的夫妻提出類似問題。在臨牀工作和基層義診中,黃國寧發現,許多人缺乏如何嘗試懷孕及優生優育相關的知識,對做好科學生育規劃存在誤區。
年齡是決定生育能力的唯一因素嗎?哪些因素會影響生育?怎麼做才能實現優生優育、生出健康的小寶寶?黃國寧強調,科學的指導對優生優育至關重要。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生育友好醫院建設的意見》中提出,強化生育評估指導,鼓勵設立生育評估門診。規範開展生育力評估和備孕指導。促進不孕不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開展生育評估的門診有積極意義,能提醒人們注意生育能力的變化。”北京協和醫院生殖中心總負責人鄧成豔表示,女性隨着年齡的增長,卵巢儲備功能會逐漸減退,卵子的數量和質量都會下降,導致受孕機率降低、流產的風險增加。而男性也會隨着年齡的增長導致精子質量的下降。
“開展生育評估不是爲了造成恐慌,而是爲了做好科學生育規劃。”鄧成豔介紹,生育評估可提前發現夫婦雙方可能存在的遺傳疾病等問題;在孕前進行干預和治療,能夠降低不良妊娠的風險,減少孕期併發症的發生,保障母親和胎兒的健康;對晚婚晚育人羣以及受孕困難的夫婦及時給予心理疏導、針對性指導和規範化治療,有利於人口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
“生育指導其實是社會中缺少的一門課。”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婦產科與母子生殖遺傳中心主任邵小光指出,公衆在青春期接受的是性知識教育,主要是告訴大家如何避孕,防止不必要的流產。而對於如何實施生育,怎樣合理安排生育,才能優生優育,目前相關的科普教育非常匱乏。以孕前營養爲例,補充葉酸儘管已經深入人心,但懷孕前更應該保持營養均衡,不少家庭仍然做得不夠好。
體重也是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生殖醫學科主任郝桂敏表示,過胖或過瘦都會影響生殖健康。例如,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常合併肥胖,這類患者有生育計劃前,需要嚴格的體重管理。“針對此類患者,我們會建議先減重,包括制定個體化每日飲食能量的攝入計劃(一般不超過1200-1500千卡),同時進行適當運動,使體重至少下降5%-10%。通過嚴格的體重管理,患者有10%的概率恢復規律月經,從而實現自然懷孕。”郝桂敏說。
“疾病、心理、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影響生育,對於還沒有生育計劃的男女,平時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鄧成豔建議,有生育計劃的夫婦進行常規體檢,女方做好甲狀腺、婦科及宮頸防癌檢查;男方最好提前3個月戒菸戒酒;男女雙方都要保持飲食平衡,適當運動。已經開始嘗試懷孕的夫婦需要保持心態平和、有規律的性生活,嘗試1年,若未孕,應及時就醫。此外,有家族遺傳疾病史的夫婦一方、月經不規律的女性或已知患有與生育有關疾病的一方,應及時到遺傳或生育門診諮詢,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