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老舊小區煥新顏 居民擁抱新生活

“叮叮噹噹——”6月29日清晨,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城區弘坤家園小區的施工聲準時響起。腳手架上,工人正戴着安全帽,熟練地將保溫材料裁剪、粘貼在外牆面,還時不時用工具進行敲打檢查,確保保溫材料粘貼牢固。

弘坤家園是2000年建成的老小區,牆面開裂、管網老化、屋頂漏水曾是居民的“心病”。“以前冬天穿棉襖在家看電視,窗戶縫還直灌風。”居民王淑蘭站在單元門前,指着正在施工的樓棟笑眯了眼,“你看這保溫板多厚實,聽說改造完室溫能漲3到5℃,再也不用怕漏雨結霜了。”

施工現場,內蒙古永亨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施工經理於志會正蹲在地上覈對材料清單。“我們正在全面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目前,在進行外牆保溫板粘貼,外牆塗飾施工。今年建設單位設計的外牆保溫材料採用的是10公分厚的EPS插接板,屋面保溫採用的是17公分厚的EPS插接板,屋面防水採用的是SBS防水卷材、3+3兩道防水,改造完成後不僅能提高室溫,還可以徹底解決屋面漏雨的現狀。咱們乾的是民生工程,得讓老百姓摸得着、信得過。”於志會說,公司將秉持“民生爲本”的理念,嚴控材料檢測、工藝標準和施工安全,確保把惠民工程建成放心工程。

同樣,位於錦南大街的明珠花園小區外牆保溫等改造工作也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去年‘溫暖工程’剛換了供熱管道,今年節能改造又接上了茬,改造後房屋保暖問題,牆面、屋頂的滲漏問題都會得到解決,我們的居住環境正在越來越好,居民的幸福感也會大幅度提升。”說起小區改造,居民夏文娟難掩心中的喜悅。

爲深入實施和美、錦山“雙輪驅動”戰略,喀喇沁旗通過產城融合示範區建設、城區功能優化、基礎設施完善等系列舉措,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新型城鎮,喀喇沁旗委、旗政府持續優化佈局和美城區,更新擴容錦山城區,着力理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加大市政基礎設施供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全力推進城市功能升級。

2025年,喀喇沁旗將弘坤樂園、明珠花園小區、弘坤家園等10個小區36棟樓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圍,總投資約4680萬元,惠及居民1560戶。此次改造,除了對基礎管網進行改造和實施外牆保溫工作外,還將對小區道路進行硬化,讓居民出行不再受坑窪路面困擾。同時更換樓梯間門窗,粉刷牆體,從而全方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

“近年來,喀喇沁旗委、旗政府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爲重要民生工程,納入重點工作清單。尤其2025年,將其深度融入落實到‘十大行動’實施方案中,全力推進城市功能升級。目前,各項目正在有序推進,計劃9月初完工。改造完成後,不僅能讓水電管網、道路照明等基礎設施煥然一新,還能通過環境整治、功能優化,讓小區成爲宜居宜業的溫馨家園。”喀喇沁旗住建局物業辦主任苑紅巖說。

數據見證着變遷:自2021年以來,喀喇沁旗已累計改造老舊小區67個,涉及105棟樓,改造面積45.87萬平方米,惠及居民4273戶,完成投資1.598億元。曾經斑駁的樓體穿上了保溫“外套”,坑窪的路面鋪成了平整的瀝青路,雜亂的飛線入地了,閒置的角落變成了充電樁和垃圾分類站,居民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喀喇沁旗在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時,堅持完善和補全一系列精細化、人性化基礎設施,全方位優化市民生活品質和城市運行效率。

在錦山大街,路面改造工程大幅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讓城市“動脈”更加暢通;和美主題公園建設以生態融合、文化浸潤的設計理念,打造了集健身、娛樂、人文展示於一體的城市“會客廳”。這些建設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城市發展從規模擴張真正轉向品質升級,讓市民在細微處感受城市溫度,在變化中共享發展成果。

如今的喀喇沁旗,不再是簡單的“翻新樓房”,而是在城市肌理中植入“民生基因”——讓老建築煥發新活力,讓老居民過上新生活,讓每一塊磚、每一片瓦都成爲幸福的註腳。到2027年年末,喀喇沁旗城鎮化率將達到50%以上,屆時城市功能更爲完善,城市品質更爲精緻,城市運行更爲有序。(記者 王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