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揭密》漢武帝茂陵地宮多宏偉?有無遭盜掘?專家大公開

圖爲漢茂陵地宮封土。(中新社)

漢武帝劉徹(西元前156年~前87年)爲西漢第7位皇帝,在位時間長達54年,他的陵墓茂陵爲西漢最大的一座陵墓,當中陪葬品豐厚,史上紀載曾被多次盜掘。不過,根據大陸考古單位2017年所進行的物理探測發現,茂陵封土與其地下的土質結構沒有變化,說明茂陵地宮很可能沒有遭盜掘。

大陸央視YouTube頻道「中華國寶」於2024年11月上傳《往事越千年 茂陵探秘》,當中茂陵博物館館長田暉說明,茂陵的封土高約48.5公尺,底部周長約1公里。此外,從茂陵開始,一路往東42公里的塬帶,是西漢的皇家陵園區,埋葬着西漢11位皇帝中的9位。

而茂陵的地宮是什麼樣子?是否有遭遇盜掘?田暉指出,首先,茂陵的地宮應位於地下42到45公尺處,因爲漢代有個說法,即「墓冢有多高,底下的地宮就有多深」,陵墓地面的封土是覆鬥狀,封土之下的墓坑就是正鬥狀,而地宮就位正鬥狀墓坑的中心,當中藏有黃腸題湊、金縷玉衣,以及編鐘、金銀器等陪葬品,另外,還會有大量陪葬品被放在陵園的400條外藏坑中。

至於地宮是否有被盜,田暉接着說,史書上雖有記載,茂陵曾遭到西漢末年的赤眉軍、唐朝末年叛軍領袖黃巢的起義軍盜掘過,但相關單位2017年時曾進行過物理探測,對茂陵的地下結構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茂陵封土與其地下的土質結構沒有變化,因此推斷茂陵地宮並未遭盜掘。此外,根據調查,茂陵外藏坑深淺不一,盜掘者當時可能鎖定深度較淺的外藏坑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