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免爆哭!北醫附醫導入「微量抽血」打造兒童友善醫療

北醫附醫兒科部主任張璽(左)爲小朋友及家長解說鼻噴式流感疫苗的操作。(北醫附醫提供)

秋冬季節到來,病毒與細菌感染風險升高,當6歲以下兒童出現發燒症狀,醫師懷疑有感染、發炎可能性,往往需要抽血檢驗,但不少家長都遇過小孩一看到針就爆哭,難以安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導入3大變革,爲親子打造更貼心且安心的就醫環境。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將「減輕兒童就醫壓力」列爲臨牀重點。其中,抽血與打針是兒童就診過程常見的壓力來源之一,往往需要家長與醫療團隊的安撫與引導,因此,兒科部率先將日本的「門診微量抽血」導入兒童友善醫療流程。

北醫附醫兒科部主任張璽說明,若發燒兒童有感染髮炎的可能,臨牀上需要進一步抽血檢查,醫師會先向家長與兒童簡要說明友善抽血的流程與目的,之後於指尖或手背採取約0.1毫升的血液,透過專用儀器檢驗白血球種類比例、數量及發炎指數,5分鐘就可得知結果,協助醫師診斷與開藥判斷。

相較於以往需至檢驗櫃檯抽血的流程,北醫附醫兒童友善抽血可全程於診間完成;檢驗結果完成的時間由90分鐘縮短至5分鐘,而採血量也由檢驗櫃檯抽血時的3到5毫升減少爲0.1毫升,有效提升兒童就醫時的舒適度與安全感。

張璽補充表示,由於日本實施醫療分級制度,民衆需持轉診單至大醫院就診,基層診所爲了判斷病人是否已達到轉診標準,因此以門診微量抽血提供醫師基礎的血液資料,同時也能協助醫師判斷用藥以及治療方式。

面對流感季節,張璽提醒,及早接種疫苗是守護孩子健康的重要關鍵,政府提供6個月至學齡前幼童接種公費疫苗,以降低重症與併發症的風險。另外,醫院也引進自費的鼻噴式流感疫苗,經醫師評估後透過鼻腔噴霧接種,提升兒童與青少年接種疫苗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