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文峰街道:讓基層服務更貼心 羣衆生活更舒心

近年來,開州區文峰街道持續深化黨建統領網絡治理,以線上線下“雙網格”工作爲契機,劃定實體網格135個,建立線上網格412個,推動線上網格與實體網格深度融合,暢通聯繫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實現基層治理由“單打獨鬥”向高效協同轉變。

感知先行 以“靈敏度”高效應對各類風險

今年1月,文峰街道文峰社區網格員翁美琳在轄區開展日常巡查走訪時,恰遇文峰苑陳大爺在樓院口神情焦急又一直在打電話,上前詢問才知,陳大爺通話對象自稱是某公安局民警,聲稱陳大爺身份證辦理的移動電話卡涉嫌犯罪,要求繳納保證金,防止電話號碼和銀行卡鎖定凍結。翁美琳得知後,立即撥打對方電話,告知社區工作人員身份並準備報警,對方聽到後立即掛斷電話。翁美琳幫助陳大爺化解了詐騙風險,並向陳大爺夫婦耐心普及了反詐案例。

此後,文峰街道迅速開展舉一反三,充分發揮“雙網格”作用,將在職黨員、戶籍民警、社區法律顧問、執法人員、社區黨員、志願者、社會單位愛心人士等力量編組入網,全方位、多形式、常態化深入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切實提升轄區居民防電信詐騙意識和能力,全面築牢全民反詐防線。

高效聯動 以“便捷度”激活基層神經末梢

文峰街道堅持以線上線下“雙網格”聯動機制爲抓手,紮實推動街道職能體系和“141”基層智治體系深度融合,編織覆蓋街道、運行順暢、高效便捷的基層治理網絡,切實做到惠民政策廣知曉、社情民意早感知、矛盾糾紛快處置、信息反饋零延遲。

依託網格全覆蓋優勢和網格員“前哨”作用,從小處着眼、於末端發力,通過線下收集事件,線上流轉任務,把環境整治、矛盾調解、安全生產等工作細化到最小顆粒度,構建起一“網”兜起大小事的治理格局,高效解決羣衆呼籲反響強烈的急難愁盼,真正把精細化服務延伸到羣衆“家門口”、做到羣衆的“心坎上”。

多元共治 以“滿意度”提升羣衆幸福指數

文峰街道進一步縮小“我爲羣衆辦實事”服務半徑,打造基層黨建統領前沿陣地,盤活德能·濱海藍湖、東部金科財富中心A區、稷香苑等小區閒置功能用房,精心打造“壹家親”黨羣服務驛站,推行“議事在驛站”制度,搭建“網格員+物業管理公司+業委會+社區”四方共治工作平臺,有效整合資源,巧妙融合政治引領與服務功能,明確劃分各功能區,確保轄區居民學習有地點、議事有去處、訴求有迴應、服務全方位,更好做好協調關係、理順情緒、化解矛盾、促進和諧等各項工作,切實當好社會矛盾緩衝器、社會和諧守護者。

推動社區工作重心下移、幹部力量下沉,與轄區銀行、醫院、學校、培訓機構等企事業單位簽訂共建協議,立足居民所需所求,竭盡自己所能所長,常態化開展平安創建、安全巡查、美化家園、鄰里幫扶、義診義剪、困難羣衆慰問等志願服務活動30餘場次,不斷滿足居民羣衆多元化服務需求,持續提升羣衆滿意度與幸福指數。

下一步,文峰街道將堅持以“‘抓落實、賽實績’黨建統領強化年行動”爲牽引,打造更多具有開州辨識度的黨建統領基層治理標誌性成果,持續推動“雙網格”走深走實,變基層“末梢”爲治理“前哨”,構建起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基層治理體系。(文峰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