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中小學代理教師荒未解 教師被迫「超鐘點」

近年來開學前都上演代理教師荒,自然、資訊領域尤爲重災區。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近年正式教師大開缺,許多代理教師上岸,再加上整體就業環境的改變,年年開學前都上演代理教師荒,自然、資訊領域尤爲重災區。儘管學校絕不會因爲找不到老師就讓課程開天窗,但就得靠學校教師「超鐘點」分擔課程,或是尋找短期代課教師,而這些做法也僅能解燃眉之急,教師認爲要根本上解決代理教師荒,仍得完善整體教育環境。

代理教師荒的背後,是正式老師們在超鐘點上課,支撐學校課務正常運作。未具名的高中教務主任指出,尤其AI時代數理、自然、資訊教師們大缺,他雖身爲業務最忙的教務主任,依法不需要排課,但本科也是資訊,多年來每學期都兼至少四節課,以分攤同事工作。

如果聘不到代理老師,就得由科內老師分擔節數,以未擔任導師的教師十六節基本鐘點來看,若要分攤一人份的堂數,一般老師少則超鐘點三、四節,也就是一週上到約廿節課,最糟的情況是得超到上限廿四節。

未具名的高中教務主任表示,超鐘點一個月只會多幾千元鐘點費,若校內老師堅持不願超鐘點,就得找代課老師擔下堂數,但因鐘點費低又要到處上課,現在也難找。更令人擔心的是,代理教師第三招開始開放給所有大學畢業生,部分應徵者知道現在老師不好找,試教時上臺照念課文、內容講錯的都有,若學校找代理代課「寧濫勿缺」,未來恐怕教學不力。

何厝國小教務主任蔡昌樺強調,學校絕不會因找不到老師就任由課程「開天窗」,一定會透過各種方式確保教學不中斷,維護學生受教權。聘任短期代課教師或校內教師超鐘點代課雖然能解燃眉之急,但也存在隱憂,有些代課老師專業背景不一,難保障教學成效;校內教師超鐘點負擔過重,長期下來可能影響身心與教學效能。

蔡昌樺表示,若要從根本上解決代理教師長期難以聘足的問題,仍須回到政策面的調整。唯有強化師資培育規劃、提升教師待遇與專業尊嚴,才能吸引並留住優質人力,確保教育品質穩定發展。

針對自然、科技領域等師資儲備比較低的類科,教育部表示,目前已規畫自然、科技及部分技術羣科的職前增量,並擴大學士後教育學分班開班數量、增加彈性聘用管道,公費生方面則試辦技高工業類科公費專班,並精進公費培育,以改善教師難尋的現況。

此外,教育部表示,已持續引導各地方政府強化代理教師留任機制,如代理教師於正式教師甄選時予以加分、強化學校行政支援體系、提升教學環境友善度等多元策略,以增強代理教師留任意願。並已建置教育人才庫媒合平臺,提供有意應徵代理代課教師職缺人力求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