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追責! 許淑華籲社會局精進訪視工作、研擬社工獎勵
▲臺北市議員許淑華。(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臺北地院近期連日密集審理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虐死案,透過目擊的外籍看護、法醫師與鑑定醫師等證人證述,揭露涉案在押保母姊妹劉彩萱、劉若琳犯行細節。對此,臺北市民進黨議員許淑華提出3大改善建議,包括針對收出養流程訂定細節SOP、精進訪視工作指引、研擬社工獎勵機制等,呼籲北市社會局1個月內給出精進報告。
許淑華說,剴剴已經離開一年多了,北市府去年所謂精進作爲,卻只是照抄中央制定辦法?面對幼兒安全,態度如此消極令人憤怒。她指出,最近市府針對索資和詢問,開口閉口都是推給中央,市長蔣萬安更在施政報告中,對即將上路的新法收出養機制,隻字不提,「這樣的臺北,要家長怎麼放心?」
許淑華說,她在質詢時提出3大改善建議,要求市府1個月內給出報告。第一,針對收出養流程訂定細節SOP。衛福部加強收出養制度修法,要求地方政府負責把關,但新法上路在即,目前社會局卻只有基本格式,還沒有具體SOP審查,淪爲寫報告交差。
許淑華要求,社會局立刻明文制定SOP。並在保母證照健康檢查內,研擬加入身心相關鑑定、以及提高頻率,把關保母服務品質。
第二,精進訪視工作指引。許淑華建議社會局,要明定社工訪視有安全疑慮可以申請員警陪同,別讓「拒訪」再次成爲漏洞。剴剴案嫌犯曾藉故拒絕訪視,使社工難以瞭解實情,間接導致悲劇。若社工到府訪視有安全疑慮,可即時通報員警陪同協助等機制,保護社工安全,避免再次發生訪視漏洞。
第三,研擬社工獎勵機制。許淑華說,剴剴案調查反映出基層社工的辛苦與危險,她認爲,市府應該以此爲鑑,設立社工待遇改善或者獎勵機制,才能留住專業社福人才。
對此,社會局說明,自愷愷案發生後,已推出7+1精進精進措施,除強化保母實務訓練課程外,也增加回流訓練。另外,無依兒童出養前照顧比照寄養家庭條件,並增加出養前訪視頻率;此外,去年也在每月訪視安置北市居家托育人員的外縣市待出養兒童,目前已無安置於居家托育人員的出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