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后到底該不該丟?保健品裡的乾燥劑讓人好糾結 衛福部給標準答案了

▲打開保健品裡的乾燥劑,到底該不該丟?(圖/取自photoAC)

記者楊智雯/綜合報導

吃保健品時你也有這個困擾嗎?每次打開維他命、魚油或益生菌瓶罐,裡面總是塞着一堆棉花、乾燥劑包,到底該繼續放着還是直接丟掉?相信這個問題困擾了不少人!就連吃餅乾、堅果、咖啡時,看到那些白色小包裝也常常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怕丟了會讓食物變質,留着又怕不小心吃到,衛福部給出標準答案,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

衛福部明確指出,膠錠食品一旦開封后就會失去密封性,每次開啓瓶罐都會讓氧氣和水氣跑進去,這時候原本的脫氧劑和乾燥劑早就「超過負荷」,完全無法再發揮作用!

更可怕的是,開封后的乾燥劑和脫氧劑不僅沒用,還可能變成「反效果幫手」,這些原本用來吸溼除氧的小包裝,在開封后會持續吸附空氣中的水氣,反而讓瓶內環境變得更潮溼,加速食品變質的速度。

▲開封后的乾燥劑和脫氧劑即沒用了。

許多人對瓶罐內的小包裝感到好奇,衛福部食藥署詳細解釋了它們的身分和功能:

脫氧劑是食品界的「氧氣終結者」,在密封包裝時能將內部剩餘的空氣結合,大幅減少氧氣含量,避免膠錠食品因氧化而活性減退。就像是爲食品創造一個「無氧環境」,確保品質穩定。

乾燥劑則是專業的「除溼專家」,主要任務是吸附包裝內部的水氣,防止膠錠食品受潮發黴,維持最佳保存狀態。兩者搭配使用,就像是食品的雙重保鑣!

至於藥瓶內常見的棉花,功能更單純,就是爲了填滿瓶內空間,防止藥品在運送過程中因震動而破碎,是物理性的保護措施。

衛福部提醒,無論是保健品還是一般食品,開封后都要在有效期限內食用完畢,並且按照正確的保存方式處理,才能確保食用安全和營養價值,下次再看到瓶罐內的神秘小包裝,記得開封后就直接丟棄,別再糾結要不要留着了!